危機無處不在,現代企業離不開危機管理。一個偉大的企業,對待成就永遠都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張瑞敏
無論是個人還是組織,在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或存在很多危機,而這些危機能否及時得到解決起著決定生死存亡的作用。對於一個將才來說,就要對可能出現的危機有充分的準備,及時製定應對的決策,做到防患於未然,保證能將危機解決掉。
不過,危機並不總以顯性的麵目出現,更多的時候是潛藏在你周圍的,而且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出來攻擊你。如果你對這些潛在的危機視而不見,那麼,當危機突然出現時,你很難在短時間內做出正確的決策,往往使小問題變成大問題,功敗垂成。
美國一所大學曾經作過一個有名的“青蛙試驗”。
在試驗中,試驗人員把一隻活蹦亂跳的青蛙投入熱水鍋中,青蛙馬上就感到了危險,立即一縱跳出了鍋子。試驗人員又把該青蛙投入冷水鍋中,然後開始慢慢加熱。水剛剛溫熱時,青蛙優哉遊哉,毫無戒備。一段時間以後,鍋裏水的溫度逐漸升高,而青蛙在緩慢的變化中卻沒有感到危險,最後這隻青蛙竟活活地給煮死了。
青蛙沒有死於沸水,而是滅於溫水的情況不僅發生在動物界,類似的情況也常常發生在我們人類身上。
例如,在美國家樂食品公司身上就曾發生過這樣的失敗事例。
家樂食品公司首創的早餐麥片,在當時的美國引發了一場消費麥片的社會潮流。其後,家樂公司以它的質量保證、供貨穩定,在美國市場傲視同行長達20多年,其地位無人匹敵。到了20世紀70年代末,人們不再僅僅滿足於單一口味的麥片,但家樂公司卻沒有注意到這種變化,也沒有采取措施來應對這種新形勢。而這時家樂的競爭對手通用食品公司卻立即進行了充分的市場分析,了解了新的消費群、新的消費口味,並有針對性地推出了多口味、多品種、多類型的價格便宜的麥片。這給家樂公司猝不及防地迅猛一擊,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家樂公司的市場占有率從過去的80%以上急劇下降到38%,導致公司在營銷、財政等方麵深陷危機。
“蛙死溫水”的現象和上麵的例子道出了缺少危機感的危害性,說明了在一種漸變的環境中,如果你不能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敏銳的危機感,當你感到環境的變化已使你不得不有所行動時,行動的最佳時機早已錯過,等待你的隻是悲哀、遺憾和無法估計的損失。
“預防是解決危機的最好方法”,這是英國著名的危機管理專家邁克爾·裏傑斯特的一句名言。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句話足以成為為將者在麵對危機時所須遵循的道理——防患於未然,未雨綢繆,超前預防,這是處理危機最簡單、最快捷、最見效的決策。
是的,大多時候危機的變化是漸進的,一年一年地、一月一月地、一日一日地、一時一時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漸進,猶如從很緩的斜坡走下來,慢得不易讓人感知和察覺,做到“未雨綢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越是這樣越可怕,越需要你提高警惕。
危機是客觀存在的,是不好控製的事,而對其的預防卻是主觀能動的,是決策者完全可以掌控的。如何成功地處理危機,如何對危機有所準備,這是為將者必須具備的一項決策能力。你是不是將才,就看你是否有危機意識,能否做到防患於未然。
前微軟董事長比爾·蓋茨就是一個危機感很強的人,當微軟利潤超過20%的時候,他強調利潤可能會下降;當利潤達到22%時,他還是說會下降;當成為世界第一的電腦廠家時,他仍然說會下降。他總是告誡他的員工:“不論產品多棒,我們的公司離破產永遠隻差18個月。”這種危機意識正是比爾·蓋茨成功、微軟發展的原動力。
作為一個企業的掌舵人,為將者要帶領企業在得失的激流中順利航行,當危機出現時,一定要能舍棄掉自己的懼怕,以沉穩的性格有效把控時局,站在長遠的角度對問題進行看待和處理,最終以企業的順利發展,作為自己管理水平的最好證明。
不過,預防危機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危機的先兆可能很細小,非常容易被忽略;也可能看似與自身沒有關聯,非常容易被漠視。所以,為將者還要學會科學分析,做出事前預測和判斷,從而將危機控製在醞釀、萌芽狀態,在不被人察覺中將危機化解。
在進行決策的過程中,一個優秀的將才會時刻提醒自己:要有危機感,要居安思危。他們往往能站在全局的高度,當周圍的各種事物發生變化時,會敏銳地進行察知,然後根據事物的變化進行具體分析,然後果斷又及時地做出相應的決策,進而立於不敗之地。
或者可以說,外界的危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對危機的麻木不仁和茫然無知,不去做任何應對的準備。身為將者,就應該樹立未雨綢繆的意識,對可能發生危機的各個領域和環節做出事先預測和分析,且對各種變化做出快速反應,這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