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下孩子身上害羞的“麵紗”(1 / 2)

有不少媽媽都會為自己的孩子害羞、靦腆感到困惑,很想找到其中的根源,讓孩子不管在家裏,還是在外麵,都能大大方方起來。

我們常聽到一些家長這樣訴苦:“我的兒子平時表現得很不錯,唱歌跳舞樣樣拿得出手,可是一到外人麵前,就蔫兒了,表現得非常害羞。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讓他改變一下,急死了。”

一位媽媽也有同樣的苦惱,她說:“我家寶寶在家活蹦亂跳個不停,跟家裏人說話小嘴巴像嘣豆子似的可爽利了。可是一到外麵,就算遇到熟人也不言語,人家逗她半天,她也支吾著不說話,甚至還哭著跑開。真是沒辦法!”

其實,在我們的周圍的確有很多孩子都有靦腆、害羞的表現。針對這一問題,有一些國外兒童心理學家做過一項相關的調查,結果顯示,靦腆孩子的比例占到40%,靦腆的程度會因年齡不同而略有差別。

如果單純從醫學角度來分析羞怯心理的話,羞怯心理實際上是一種源於神經活動過分敏感後形成的消極性自我防禦機製。

每個人都有過羞怯的經曆,也都有羞怯的心理,這是非常正常的,隻是人與人之間羞怯的程度和時間不一樣,有一些人到成年以後仍然無法擺脫羞怯心理,甚至產生嚴重的“社交恐懼症”。

那麼,孩子的害羞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首先是先天因素。孩子如果先天就是內向性格,本身氣質就屬於黏液質、抑鬱質類型,說起話來,總是輕聲輕語,見到不熟悉的人,就會不自在,臉紅、耳熱的,甚至常懷有一種膽怯的心理,舉手投足也思前想後。

其次就是教育方法不恰當。有的媽媽盡管清楚自己的孩子容易害羞,但往往順其自然,不加以引導,這樣孩子就會習慣性地害羞,缺乏自信心。

再者就是遭受指責等挫折經曆。孩子之所以靦腆,除了性格本身的因素,更多的還是由於自信心不足。這時候,你一味地指責,隻會讓孩子的自信心再次受到打擊。可以想象,一個常被指責的孩子,又怎麼可能變得開朗大方呢?

既然如此,你就需要參考一些專業人士的意見,學習一些簡單可行的方法,引導自己的孩子逐漸告別害羞和靦腆,讓他們落落大方起來。

☆鼓勵會讓孩子的膽子變大

每天陪伴孩子,孩子的一舉一動媽媽都可以看在眼裏。當發現孩子表現出扭捏、害羞的樣子時,做媽媽的應當耐心地予以安慰和鼓勵:“這是第一次見王叔叔,緊張點是難免的,因為誰在第一次見麵時都會緊張,以後和叔叔熟悉了,你一定會表現得更好。”“這次沒完成沒關係!下次我們繼續努力,媽媽相信你能行!”

在媽媽這樣的鼓勵下,孩子會逐漸增強自信,害羞的情緒也就逐漸會消除了。

☆對孩子害羞、靦腆不要操之過急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