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苓覺得,《魚愛》從頭到尾都是殘忍的。
如果仔細研究過劇本的話就會發現,其實這個故事根本就是一個死循環。
小金魚阿玉,原本就是被小時候的林彥放生的,那個時候的阿玉就已經有了靈識,她已經有了想要報恩的心思。
所以,她必定會去找當時將自己放生的人,而林彥,他的性格向來桀驁不馴,別人讓他往東,他偏偏要往西,而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清楚的知道自己以後會遇見一個妖怪,他甚至把這當做是命運的安排,把那一個“妖怪”當成是自己的命定之人。
所以說,林彥愛上阿玉是必然。
人妖終究殊途,更何況他們之間的血脈是天敵的關係,從這部電影的開始就注定了他們兩個之中,隻能活一個。
又因為他們兩個互相愛上了彼此,愛對方勝過了愛自己,所以他們兩個共赴黃泉也是必然。
所以說這個故事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悲劇。
而女主角阿玉,在自己生命的盡頭,顯然想明白了這一切之間的必然關係。
所以,在電影的最後,女主的表情一定是絕望,痛苦,還有對命運的無可奈何。
但這種無奈絕對不是因為自己,而是因為林彥。
因為對於阿玉來說,自己這條命本來就是林彥救回來,和他的生命相比,自己根本就無足輕重。
她願意以灰飛煙滅的代價換他重生,可他最後卻還是丟了性命,事情發展成這樣,阿玉怎麼能不痛苦不絕望?
所以最後一幕的時候,程苓向陳導提出了一個要求。
她需要三分鍾的近景特寫。
但這個要求卻直接遭到了副導演和製片人的反對。
“你說要近景特寫就要近景特寫?!你知不知道近景特寫對於演員的考驗有多大,你隻不過是個新人,你......”副導演覺得程苓太過於自我,當即拍案而起。
但陳導卻沒有說話。
相反,他靜靜的盯著程苓的臉,盯了很久很久。
“給我一個理由。”他說。
“如果我猜的沒錯的話,陳導您希望拍攝的並不是一部愛情電影,這部電影的名字雖然叫做《魚愛》,但主題卻是宿命。”程苓看著陳導,認真的說。
上輩子在電影院裏看過《魚愛》之後,隻覺得雖然這部電影好看是好看,但是總讓人覺得好像少了點什麼。
電影上映後,陳導接受采訪的時候也說過,《魚愛》的票房雖然火爆,但卻完全沒有收獲到他理想的效果。
如果這部電影隻是一部愛情片,那麼上映後所得到的一切成績,可以說是已經在其他同類型的電影之中算是頂破天了。
可如果這部電影,還有其他的主題,和更深層次的含義沒有被發掘出來的話,那麼這絕對是一部被低估了的作品。
“告訴我你的想法。”聽完程苓的話,陳導的表情果然變得微妙了起來。
“其實從電影的開頭,您就已經監控室的框架表達的很完滿了,這是一個固定的悲劇,是一段既定的宿命。不管發生了什麼,故事的結局也不會被改變,就像阿玉一定會被放生,一定會回來報恩,而林彥天生反骨,一定會顧左右而言他是一樣的。所以我想,這部電影的宏觀主題應該不是愛情,而是宿命。”
程苓微笑著分析:“而這一點,臨終前的阿玉很顯然就意識到了,林彥用自己的生命逆天改命為代價,扭轉了時間,但卻一切都沒有改變,他們兩個共赴黃泉就是最好的證明。”
陳導沒有說話,而是靜靜的凝視著麵前的女孩。
她條理清晰,思維靈活的將事實舉證,她對劇本的研讀能力不亞於一個有過十幾年戲齡的老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