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夏夜怪談(3 / 3)

關於蘇聯科學家通過地球望遠鏡發現了什麼,一直以來都有很多傳說,內容非常離奇恐怖。有種說法是深度鑽探挖掘到一萬兩千米左右,就再也挖不下去了,雖然鑽頭的熔點幾乎等於太陽表麵的溫度,可有時候把鑽頭放下去,拉出來的卻隻剩下鋼絲繩,而且鑽井中傳出了奇怪的聲音,電台裏會收到大量從地底發出的詭異噪聲,那簡直就是惡魔的怪叫,沒人能理解這些來自深淵的信息,也無法用科學來解釋,現場人員都以為他們挖通了地獄。隨著深度的增加,難以置信的奇怪現象越來越多,最後因為各種可知和不可知的因素,這項工程被迫凍結。

據說美國的宇航員,也在外太空接受過與之類似的“幽靈電波”——近年來被科學家證實是宇宙微波輻射,如同電視機裏出現的雪花,或是電台中的噪聲幹擾。從遙遠的過去到無盡的未來,自然界中始終存在著這種看不見摸不到的電磁波,或許地底深淵裏的可怕現象同樣是電磁作用,不過這些情況還有待於科學家繼續探索。

雖然聽上去不可思議,但也是確實存在的事實,還有書中描寫的1949年在羅布泊墜毀的C-47飛機,以及刻有古篆沒人能看得懂的“禹王碑”等都是真實事件,或在現實中存在著原型。而《地底世界》這部,就是依托此類真實背景,再加上諸多民間怪談、曆史傳說和探險元素來創作的。全書一共分為四部,與單元劇般的“鬼吹燈”係列不同,從第一部《霧隱占婆》到第四部《幽潛重泉》,是一個前後呼應、情節內容緊密連貫的完整故事,不能單獨拆分開來。

我想一定會有很多讀友,想問我關於結局的問題。《幽潛重泉》確實是整個故事的大結局,這個故事簡而言之,是講讓拜蛇人石碑困在地脈盡頭的恐怖之物,想引著司馬灰等人將它釋放出來。最後的結局可能看似簡單,其實隱藏著很多東西,我在此稍作分析。作為作者,我認為存在三個結局,分別是“磁山結局”、“匣子結局”以及隱藏的“無底洞結局”。

“磁山結局”是指深淵裏的樹形古神被磁山困住,勝香鄰死亡,考古隊其餘的三個人從地底逃生,回去之後隱姓埋名地生活下去。至於司馬灰等人在從火葬場回去的路上,途中遇到很多怪事,隻是由於他們進入過“熵”製造的無底洞,受影響而產生的後遺症,就好比做了一場噩夢。

“匣子結局”則是按書裏敘述的順序,1963年一架飛機經曆了進出匣子的過程,使“熵”這個怪物徹底消失,考古隊全員存活,但被匣子帶到了一座大海中的小島上,依然麵臨走投無路的絕境。

這是兩個比較容易看出來的結局,此外還有一個是“無底洞結局”,即“磁山結局”和“匣子結局”全部是司馬灰等人意識被“熵”吞噬,深陷在無底洞中感受到的經曆,都沒有真實發生過。

我想“千江有水千江月”,不同讀友閱讀《地底世界》的感受,也不會完全相同。因此我不會明確說這三個結局中,哪一個才是真正的結局。不過身為作者,我也為自己做出了選擇,並且在書中留下了一些暗示,細心的讀友也許能發現,我為考古隊選擇了哪個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