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你的孩子可以在30秒內,完成哈佛大學的四年課程,花費不過幾十美元。這就是我和我的團隊構致力於人腦交互接口的初衷。
————“伊甸園”公司CEO:哈爾比辛格
寧波市地下指揮部一號大屏幕上,拍攝到的畫麵逐一呈現,看起來,除了彈道導彈,沒有辦法有效摧毀其安裝在八條軌道上的,裝甲防護達到要塞級別的雷達站。
光學攝像機還拍攝到的,島上的其餘兵力的分布,也在2至4號屏幕上顯現,看起來,完全就是一團亂,毫無條理可言。
人類天生害怕混亂,喜歡對稱的圖形和歸類的數據,燈塔沒有這樣的強迫症。所以,暫時不能從其混亂的部署上,一眼看出其目的所在。
事實上,燈塔在每一處前沿的兵力配置都是一團糟,它的作戰模式,與人類自相殘殺幾千年摸索出來的,兵行詭道的軍事思想,完全背道而馳。它在戰役層麵的響應,通常是可預測的平推和舔油——你在哪裏挑戰,它就在那裏反擊;但是在戰術層麵,它的無章法和混亂,倒是不斷展現出其獨特的“微操”優勢。
這場戰爭的最讓人類軍事家痛苦的部分在於,“燈塔”處處以極小優勢,驚險獲勝,卻從未有過敗績。它似乎找到了某種,軍事運籌以及物資配置上的最優解。目前,指揮部的蘇玲玲少將,正試圖建立新的非線性模型,來破解這個謎。
隱藏在江西、安徽山區的短程地對地導彈迅速輸入坐標後發射,任何拖延,都可能使得敵人逃脫。遠程火箭炮也從浙江山區各個陣地發射,其中一些將會對於部署在攤頭的裝甲集群發起攻擊,另一些則對東方港口一帶進行攻擊。偵察機同樣拍到了港口雲集的運輸船正在卸貨。敵人的戰艦此刻還較遠,要不然它們的區域防空火力,可以替代,島上暫時被壓製的防空。
山貓車開到了指揮部附近,那是一座商場留下的斷垣殘壁附近,一個不起眼的入口。
入口處沒有衛兵,避免敵人的衛星發現蛛絲馬跡,找到指揮部,當然這些小兒科不可能糊弄得了燈塔,所有人都知道,它的眼線時刻盯著這裏。
在互相摧毀衛星以及補射己方新衛星的競爭中,雙方曾經勢均力敵。但是越來越多的軌道殘骸成為了一種掩護,燈塔發射的,外形奇特的新式衛星,可以有效偽裝成碎片,其低軌道光學衛星的平均生存時間,延長到了3天(如果不通訊,時間更長)。這段時間,足夠其可以從中國軍隊頭頂飛過70次。而中國軍方發射的低軌道偵察衛星,無論怎麼偽裝,總是會被對手及時發現並摧毀。隻有一些一萬至三萬公裏軌道上的衛星保存下來,這些衛星的分辨率不足,隻能拍到很模糊的照片。有觀點認為,這些衛星是燈塔故意留下,用來實施戰略欺騙的。
車子直接開進洞口,然後是一條漸漸向下的隧道。顯然剛才的入口不可能逃過燈塔的眼線,所以入口後麵,還必須修造很長的通道。道路開始蜿蜒,張尋寧一會兒就轉暈了,如果俘虜身上安裝了一個慣性導航係統,這樣曲折的路線,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其判斷出指揮部的位置。
車輛在隧道內,東轉西繞了大約5分鍾,到達一道厚重金屬門。閘門緩緩打開。一名下士走過來,檢查兩人證件。
因為車上有一名俘虜,下士與上級進行了短暫通話,同時,另一名士兵對俘虜進行了簡單掃描,當然他腦後的金屬插座不可能通過安全檢查,但是電話那頭很快允許放行。
他們驅車,來到一處閃著微弱紅光的巨大空間,張尋寧從來沒來過這裏,感覺像是一處巨大倉庫。他注意到,四周停著大量的坦克和裝甲車。看起來,蒙上俘虜眼睛確有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