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4章 小疏忽(1 / 2)

“我的童年在新德裏郊外的垃圾堆度過,我比大部分人更清楚窮人想要什麼,現實世界太過殘酷,人們需要一個,自由、平等、富足的冥想世界。所以我創造了伊甸園。”

———哈爾比辛格

這個位置,就在目前所在北侖港的直線上,是最直接的路線。

“這條線路是最近的,選擇這裏並沒有挑戰燈塔智力的意思,隻是因為我們的時間倉促,而推進器和氧氣,很難支持更遠的上岸區域……”趙青直截了當地表達了計劃有多簡陋。

眾人認真地點著頭。

“已知敵人在這一帶進行了大規模的建設,其規模與中央部分的機動雷達不相上下。工程包括地下和地上部分。他們的工程機械日夜不停地運轉。早上這裏也是我們的重點打擊區域,表麵建築,應該被嚴重破壞了,有利於我們潛伏進入。”

一個紅色光點,在屏幕上移動,劃過一堆又一堆的瓦礫。

“這裏有一個入口,大約在距離海岸1。2公裏的地方,旁邊可以看到被火箭彈摧毀的IV型裝甲機器人。用這些重型裝備擔任警衛,可見下麵藏著秘密了。另外,島嶼中央的雷達,是另一個重要目標,我們必須靠近進行戰損評估,有可能的話,將其徹底摧毀。行動紀律方麵,隻有一點,在沒有暴露蹤跡的情況下,禁止使用無線電通訊。”

人群中有人舉手,是安德森的人。

“那,什麼時候使用通訊?”

“在被敵人發現,且陷入絕望的時候。”

提問者默然點了點頭。趙青當然不是指,使用了通訊,就會有人來救你,他隻是說,最後關頭,務必將偵察到的情報傳輸回去,僅此而已。

“還有一個問題。”這次是安德森提問,“施瓦茨將軍告訴我,目標是中央地帶的雷達,如果它還在,要設法摧毀它。但是你增加了額外的部分,我覺得你更關心沿岸的那些建築。”

“剛才給你們的材料裏,有最新的複製人的情報,有理由相信,敵人在沿岸的建築裏,進行生化兵器的部署,我判斷有一個調試中心。”

“我還沒來得及看那些,”安德森不屑道,“既然任務變得這麼支離破碎。我們為什麼不分頭執行不同的任務?”

“分頭?”

“我觀察了敵人的部署,一些通道被我們的火力摧毀,我猜測它們還來不在重要節點進行全麵防禦;應該采用集中部署,快速應變模式。分成兩隊行動,有利於分攤風險,也有利於我們執行各自的任務。我的人更熟練於深遠地帶潛入。”

安德森扼要地闡述了他的想法,他不想和趙青一起行動,大概是怕被張尋寧的人拖累。本質上,這次任務就是一次臨時起意,所以他不在乎臨時修改一下內容。如他所言,敵人可能把機動兵力部署在重要地帶,等著隨時應變。也就是說,任何一隊提前被發現,對另外一隊的行動,實際上是有益的,因為燈塔的注意力,會被吸引過去。安德森也沒有太回避這方麵意圖,顯然他認為他的人肯定不會最先暴露。

趙青喜歡這種不加掩飾的自私,而且安德森的方案顯然行得通,既然他對雷達以外的東西沒有興趣,那就按他的辦法來吧。

“可以,上岸後,我們分頭行動。現在看一下登陸地點,已知這裏有一艘擱淺的船隻,可以掩護我們上岸。另外,海裏可能有一種仿生兵器遊弋,外形像鯊魚,靠主被動聲呐探測目標,大家要小心。”

簡單的準備會結束,大家繼續準備各自裝備。

除了大致約定了登陸地點和撤退時間,以及上岸後分頭行動,幾乎沒有涉及其餘任何行動細節,一切都要靠隨機應變和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