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管火神炮是對付馬克IV最有用的武器,遠比那些時髦的製導武器可靠、高效。我喜歡俯衝到幾百米高度進行攻擊,然後看著這些兩腿行走的機器人,如同受驚的小雞一樣在地麵亂跑。”
————古鐵雷斯上尉
遊弋在空中的“蜂群”已然發現了一架戰機,脫離大隊,獨自俯衝下去,於是向目標加速飛來。
鐵明州立即感知到了敵人雷達的探測,但是他不為所動繼續俯衝,看著導彈飛向地麵敵人馬克IV集群,首先是為了積累能量,其次也為了將高空中的敵人引向低空,為編隊的其他戰機贏得優勢。
雷達告警不斷響起,敵人的測距雷達開始從探測,轉向跟蹤狀態。不過鐵明州知道,自己還在敵人格鬥導彈的發射包線邊緣。
“跟上來了,110方位,數量很多。”後座的武器操作員韓光提醒道。
“知道了。”
他最後看了一眼地麵,看著密集的武器在地上爆炸,這次攻擊賺了,至少報銷了十台馬克IV。他想:燈塔大概要哭鼻子了。
扔掉了主要載荷的飛機,輕巧了不少,他猛然拉起戰機,同時推動節流閥至加力。通常飛行員會在這樣危險的關頭,將剩餘的空對空導彈打出去,增加些許的機動能力和爬升率。但是鐵明州不會那麼做,他從不浪費任何可以用來打擊燈塔的載荷。
巨大的俯衝勢能瞬間轉化為爬升速度。戰機60°向上,從海麵飛來的峰群,剛剛還占據的高度優勢,轉瞬就沒有了。眼看著那架重型戰機爬升到他們上方幾公裏的地方。
雷達告警器安靜了一小會兒,敵人似乎不想追了。
“追上來沒有?”鐵明州問道。
韓光拚命回頭看。
“你得慢點兒,不然它們就放棄了。”
“好,先買個破綻,等等它們。”
他在空中完成筋鬥折向下,立即雷達告警器,捕捉到大量連續穩定的跟蹤。速度不足的敵人,又看到了的希望;鐵明州的表演還算真實,如同爬升過頭失速掉下來一般。
即使在大部分軍人對戰局感覺到絕望的時刻,鐵明州已然摸索出對抗蜂群的幾套戰術。他假裝的世俗,撩撥起敵人的攻擊欲望,於是又開始奮力加速,向飛行包線最邊緣的高空捱過來,高空一直就不是這些小型飛行物的優勢區。
燈塔的空中武器,由使用中等推力引擎的小型和中等單位組成,它始終沒有製造那些太過耗費工時的重型單位。
通常這些無人作戰飛機,在中低空異常敏捷,瞬間轉彎率,遠超過有人駕駛載具,而且每次都是集群出動,占據數量優勢。任何有人載具都很難在5000米以下的水平麵上與之爭鋒。
“攻擊蜂”(蜂群中的個體)的過載,可以大過25G。是一般有人飛機的3倍,無論瞬盤還是穩盤,遠遠勝過聯軍飛機。
不過,它們的弱點正在於太輕(每隻攻擊蜂的重量,隻有殲16的十分之一),所以持續速度性能不好。簡單說,很難積累動能。
如果看到燈塔的蜂群占據高度和速度優勢,那麼千萬別蠻幹。最佳的選擇是掉頭逃跑,帶著它們俯衝,然後拉升起來,這個過程中,蜂群的速度衰減,會遠遠超過笨重的人類戰鬥機,很快會被甩掉。然後再掉頭收拾他們。
沒有人知道,為什麼燈塔不改進它的空中裝備,很多年前,中情局的情報人員在撤退時,炸毀了通用公司的航空發動機生產線,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多年,燈塔也沒有回複大推力發動機生產。
一些情報源(主要是趙青線)研判,燈塔在航空載具的動力方麵,有一條秘密技術線——某種不依賴氧氣和石油燃料,可以同時為太空與大氣層內載具,提供強大動力的等離子引擎,一旦成功將形成巨大的跨代優勢;所以燈塔精算後,沒有繼續將有限資源,投入較為落後的陳舊項目(改良型渦扇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