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6型動力甲,是本所調集精兵強將,以總參提出的“確保打贏”為前提,而研製的新一代單兵輔助動力裝備。項目期間,任務組充分領會了上級領導提出的:抓進度、促研發、保質量、求發展的,十六字方針。全所上下,全神貫注投入科研攻關和工藝研究。現在證明,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工程兵裝備研究(三)所李慶福副所長。
“都愣著幹嘛,去收集彈藥。馬上還有硬仗。”軍士長轉向身後的士兵們。
許慎舟在坦克狹小空間內,研究即將到來的戰鬥。
他如同占據蜘蛛網中央的蜘蛛,隨時關注著所有的敵情。作為前沿指揮中心,他可以獲悉所有的戰場情報。但是敵人的大霧,擋住了高空中大量的光學和紅外傳感器。
另外一個可疑的部分是地震台網到了,島上剛才發生了幾次地震,級數都不大,但是震源很淺,這件事絕對不一般。
燈塔與人類的一個不同,在於它對戰爭形態的摸索,沒有局限性。它會散布蝗蟲來破壞後方糧食生產,也會研究天氣來隱蔽部隊。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發現它利用過地震或者火山。但是絕不可以掉以輕心,因為並沒有任何道德觀來約束它的行動。
“調試通訊頻道,軍士長,能聽到嗎?”
“可以。很清楚。”
“我們出發。”
坦克轟鳴著向前,衝上廢墟,然後向剛才被遠程火箭覆蓋到地域前進,地麵上布滿了被摧毀的破銅爛鐵,有些殘骸的關節還在動。少校喜歡這樣坑窪,布滿彈坑的地方,遠程火箭的威力,足夠將這些地層下的地雷破壞掉,效率遠比手工作業的工兵高。不過軍士長的人可不喜歡這樣的地麵,它們的動力裝甲在破破爛爛的地麵上行動很遲緩,而且消耗能源很快。
“你得慢些,我們跟不上了。”軍士長在頻道中抱怨道。
“明白。另外,最新情報,可能會有身穿動力甲的複製人參戰。突擊旅在前麵已經與潛伏在汙染區的複製人交上火了。得小心他們利用大霧天,混進你的隊形。”
“我會小心的。”
部署完一切,他提醒駕駛員減慢速度,別讓那些裝甲工兵拉在後麵,如果遭遇敵人攻擊,他還得依仗這些工兵抵擋側麵。
這輛重型坦克的正式名稱叫做二八式。但是部隊裏,給她起了一個更好聽的名字,叫做“鳳凰”,大抵是因為永遠不死的意思。當然,也有叫“鳳凰加重”的,源於它65噸的重量。
這種坦克的設計思路,與那些正在外麵奮力行軍的346型動力甲,截然相反。
“鳳凰”坦克,幾乎將所有可以堆砌的技術都用上了,使之成為攻防兼備,可以在戰役層麵,左右局麵的重要兵器。
而346型戰甲,則是戰局惡化後,臨時擴充產能的猴版產品。戰爭的最初5年,軍隊上層認為動力甲意義有限,隻進行了仿製,命名為345型,配發給工兵。隨著戰局的變化,身穿動力甲的裝甲工兵在各種任務中,漸漸嶄露頭角,情況才開始變化。於是才開始了簡化工藝的大批量生產,定型為346型。
這套動力甲,與它的測繪仿製的原型:LM600相比,在各個方麵都進行了簡化,甚至於跌倒了很難靠自己爬起來,不過防禦能力還湊活。
通過數據鏈接收的信息,可以讓許慎舟清楚看到,每一名步兵的位置。它們無序地散布在自己後方兩側,這讓他感到安心。
電台突然有一路通話請求。在備用頻道中,通常作戰時不會用這些頻道。
不過,這不算奇怪的情況,燈塔會利用這些非加密的頻道,通常按下通訊按鈕,可能會聽到婷婷小姐的聲音,她會告訴你戰局無望趕緊投降。
少校猶豫了一下,決定接入通訊。
他按下按鈕,準備著,如果是婷婷的聲音,立即切斷。以避免被測量到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