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塔的武器,其實都是遙控裝置,如果你能掌握一些竅門,就能繞過燈塔的控製,給它們發出一些指令,當然這其中的技巧,並不簡單。讓一枚智能地雷自爆是一回事,控製馬克IV則是另一回事。”
————馮至陽
早上,基地撥給張尋寧一輛車,讓他自行駕駛到北門嶺附近附近新建墓園。車子沿著海岸行駛,可以遠遠望見舟山島,島上還在冒煙,但是早已經沒有了槍炮聲,敵人的殘餘仍然存在,但是隻能退入沾染區等著滅亡,幾乎沒有反擊了。對於聯軍而言,雖然打破了燈塔不可戰勝的神話,但是損失也不算小。具體損失人數,張尋寧這個級別的軍官還看不到,但是他聽說了北門嶺公墓正在擴建。
他調撥車上的收音機,信手調到了熟悉的頻道。
“這裏是FM105。7,婷婷的新聞播報時間……”熟悉的聲音傳來。
張尋寧不由得笑了起來。婷婷對於他,不再是一個威脅或者幻想,她隻是一個純粹的,被消滅的敵人,或許命中注定,將來還會再碰上,但是那應該師另一個人。
“解放的腳步受到了暫時的挫折,自由的聲音可能會被暫時壓製,但是我們的心仍然在一起……壓迫者的苟延殘喘不會太久。”
“能不能有點兒新鮮的。”張尋寧扶著方向盤自言自語道。
婷婷的聲音變得模糊而又不清晰起來,大概是通訊又受到壓製。他有時候也挺討厭上峰對婷婷的電子幹擾的。婷婷不可能蠱惑他,但是可以愉悅心情。
“……我們仍然在南方作戰,為投奔自由的人們,提供一方淨土。敵人用卑劣手段獲得的暫時的勝利,不足以……”
聲音又古怪而不能分辨起來。張尋寧隻能繼續等待,可恨這部車上的電台,沒有經馮至陽的手改動過。
“……接下來,我將播放一首‘鄧麗君’的歌曲……”
聲音徹底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吵鬧的嗩呐曲“大出殯”,這是農村白事的標準曲目,張尋寧自由學西洋樂,又有些小資裝逼的毛病,實在聽不得這個,於是關了電台。
車到軍人公墓的時候,肖勇和馮至陽已經在那裏等候了。上等兵肖勇與張尋寧,隻在張尋寧將他從禁閉室帶走時見過一麵,並不是太熟。不過肖勇與馮至陽算是熟人。兩人正在哪兒聊天,見張尋寧到了,趕緊過去。
公墓監在山上,很寬闊很肅穆,工人們正在安裝墓碑,倒是憑吊的人很少。
他們一起穿行在軍人墓地中,看著那一塊塊新豎起的墓碑。舟山的勝利,對於收複燈塔控製的區域而言,毫無意義,從麵積上看,也許隻是萬分之一。後麵還有無窮無盡的戰爭和死亡。這些事,他們不可能不去想。
三人向深處走去。這裏的軍人墓地,多年前就開始建造,隨後一直在默默擴建,新的死者也不斷補充進來,燈塔的巡航導彈攻擊攻內陸時,每每都從公墓上空飛過,可能將其作為一個容易分辨的導航點,但是也從未爆炸過。
前幾天,聯軍在西北角,擴充了一片占地不足兩畝的複製人墓園,還在邊上建立了一個小型死難者遺物博物館。用來埋葬反抗而被殺死的複製人。
這麼快地修建複製人墓地,內在的政治目的,十分明顯。當然,上層隻是按照常識行事,這些政治信息,如何傳遞到燈塔治下,仍然死心塌地,要和人類死磕的複製人視野內,是一個難題。大概上麵也還沒仔細想過。
墓園總共有61座墳墓,但是幾乎所有的墳,都沒有墓碑。這當然不是因為歧視,而是大部分複製人沒有姓名,隻在最前麵有一塊大墓碑,上麵密密麻麻,刻著他們的這一生,唯一的識別數字。看上去,就如同密電碼本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