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他在戰爭中被打死,免得我將來繼續麵對,是否要親手幹掉他的抉擇。”
————婷婷
張尋寧回到自己的指揮室。林慕白還在坐在原來位置,操作一部嵌入桌麵的算機終端。顯然已經把她的記憶卡插到了機器上,正在瀏覽。
張尋寧坐到會議桌最前麵,打開麵前的計算機,然後插上林常華給他的那張記憶卡。
他草草瀏覽了一下內容,沒有太出乎意料的,大約就是目標區域的大型島嶼的資料。包括菲律賓全部,部分馬來、文萊、印度尼西亞的島嶼。菲律賓的幾個大型島嶼上有特別記號和注解,那是總參認為可能還存在抵抗力量的地方,他們認為如果第6軍還有殘餘兵力,應該集中在呂鬆和棉蘭老兩座島上,因為當初,有上萬人沒有及時從這兩個島撤離。
他花功夫看了一會兒,確認大部分偵察資料來自於衛星和高速偵察機拍攝的照片。大致上,距離越南南方機場越近的區域,圖像情報越多,而棉蘭老島太靠南方,距離聯軍最南方的機場很遠,幾乎沒有清晰的圖片資料。隻有一些4萬公裏高空的衛星拍攝的分辨率不高的圖像,可以看到燈塔在當地的一些大型建設,其餘就不能太奢望了。
對張尋寧而言,顯然已經有了先入為主的想法,就是去呂鬆。畢竟資料較為齊全,萬一有事,呼叫越南起飛的空軍支援也較為容易。
然後他花時間,閱讀了一些文字資料,主要是當年那次大撤退後,該地區通訊聯絡的報告。顯然一開始聯絡是存在的,燈塔花了一段時間,才逐步將那裏的殘餘力量壓製到山區,隨後在海岸建立起幹擾網,實施了強大的噪音幹擾,徹底斷絕了殘存兵力與歐亞道路上人類部隊的聯係。
事實上,並沒有任何證據表明,整個東南亞的幾千個島嶼上,還有大規模的抵抗行動,甚至空中偵察,也無法找到遊擊戰的蛛絲馬跡。能夠拍攝到的,較為詭異的情況,是當地的一些農田還在按季節耕作,附近的村落也有人類活動跡象,比如一些道路和水利設施的修複,一些毀於戰爭的天主教堂,重新建造起來。這確實傳達非常矛盾的信息。
這似乎表明,那裏仍然存在自由生存的人類。燈塔的粗放型大農業,不會有分割成很小的破碎田地,也不需要村落。偵察機從燈塔的農行飛過,看到的是無邊無際的田野,也很容易地發現,由獨眼龍駕駛的大型聯合收割機以及其他自動運輸工具。但是在呂宋島發現的情況全然不同,沒有發現燈塔的工業化種植園。它似乎放任了當地人繼續在它的控製區自生自滅,沒有如同在北美那樣,強行在每個人腦後插管。
當然另一方麵,也說明燈塔沒有在當地進行治安戰,這些和平村落似乎接受了它的統治。
當然這些屈服的人類,也不能說明當地並沒有遊擊隊或者其他抵抗力量。不過,偵察機和衛星,沒有找到相應的信息。比如被路邊炸彈摧毀的燈塔車輛,或者爆炸後在路麵留下的大坑,也沒發現燈塔部隊的集結。
“也許那裏的抵抗結束了?”張尋寧自言自語道。
“如果抵抗結束,它為什麼一直在進行電子幹擾?”邊上林慕白小聲回答,低著頭看自己的資料。
“很難想象,一支軍隊在補給斷絕的情況下,可以在它的占領區生存下來很多年。要知道,那是多麼強大的敵人。”
“如果不去想象,我們為什麼還在抵抗?麵對那樣強大的敵人。”
林慕白仍然沒有抬起頭,但是針鋒相對的意味很明顯了。
“我想,我們可以在馬尼拉附近上岸,在海岸附近進行一次淺縱深偵察,隻要那裏還有我們的軍隊,還在試圖聯絡,就可以找到他們。我注意到了電子偵察機探測到的,燈塔在海岸線上,部署的幹擾站位置。看上去很密集,這樣的密集電磁波信號源,輻射到高空可以做到無死角。但是在起伏的地麵,就會有無法覆蓋到的地理屏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