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裝甲工兵與坦克很難配合,是因為動力甲速度太慢,跟不上坦克,但是現在,新的工兵動力甲已經非常迅速。這會對新的裝甲戰戰術,產生積極影響。”
————許慎舟
三天後,潛艇順利通過宿霧,張尋寧已經顯得有些多餘了,因為平均一小時,隻能監聽到8次機械鯊魚,以及0。8次聲呐活動。看起來,燈塔的超級運籌能力,也無法幫助它計算到敵人的每一次行動。林慕白曾經說過她的私心和任性是對的,因為那會超出燈塔的算計,它的算無遺策,必須建立在一個條件上,就是聯軍是由一群理性的人在指揮,任何理性都是可預測的,非理性則相反。所以它似乎猜不到林慕白要去的地方,也很難阻止趙青的行動。
江小洋並沒有直接去往莫羅灣。他還得利用群島地帶,好好周旋一下。實際上他也不知道是否有一個對手存在,或者隻是在一個人在破碎地帶玩捉迷藏,但是潛艇指揮官,必須得多疑才能活得久。他決定浪費一點兒時間,在夜間繞行塔尼翁海霞進入蘇祿海,然後再回頭去莫羅灣。至於理由,是因為當年撤離時,經過這一帶,手上有完備的水文地理資料。而且,塔尼翁海峽水淺,如果有個大家夥,悄然跟在後麵,那麼它會被卡在那裏。當然時間必須在夜裏,否則潛艇在大白天通過清澈的淺海,可能會被正上方飛過的敵人偵察機看到。
直到第六天,429號潛艇才到達指定地點。潛艇所在的地方,幾乎就是當年,接第6軍殘部逃出的那個海灘。
張尋寧當然也知道,林慕白選這裏的目的,不是她拽出的很多廢話,歸根到底,就是她覺得,鐵鷹部隊如果存在,可能還停留在附近。
他這些天查閱了所有關於當時撤退的文字資料,沒撤出來的部隊,有好幾支,包括鐵鷹和其他幾支部隊,鐵鷹至少還能查到番號和資料,還有一支部隊既沒有番號,也沒有資料。
隻是資料上顯示,在更南方的沃達灣,也有一個撤離點,也派去了一艘潛艇,所有的信息僅此而已。他有理由相信,這個點和趙青有點關係。他總是幹那些最棘手最保密的事情。回想當初,趙青在自己的排陣地上呆了半個月,顯然不是為了收集敵人兵器情報,那對他太小兒科了,那時應該就是準備登舟山做準備。
江小洋通過通話器,告知在自己指揮部的張尋寧,一切準備就緒,通訊天線正在釋放,同時無人機隨時可以發射。然後沒有忘記提醒他一句,現在是當地時間晚上11點30分。
經過沒日沒夜的潛艇生活,張尋寧早就不知道現在是白天或者黑夜了。
接下去,潛艇將在莫羅灣遊弋,然後釋放一架無人機,進行一次初步偵察。無人機很小這樣可以避開較長波段的岸防雷達,也不能飛太高,那樣會被燈塔的防空雷達發現,那樣會引起它的警覺。當然使用無人機,而完全不被對方察覺這種事,似乎也隻能是碰碰運氣。
表麵上,到達目的地,張尋寧的指揮權,將會自動超越江小洋。江小洋的行動退居次要,將由張尋寧的小組來429如何配合小組行動,但是那些專業的航海作業也不是張尋寧能插得上手的。比如發射無人機的時機,江小洋給出的時間窗口則非常有限,理由當然是隱蔽需要、油料等各方麵因素。張尋寧希望進行一次白天偵察,而江小洋希望,偵察在最漆黑的夜晚進行,最終還是張尋寧妥協。
張尋寧沒有多餘選擇餘地,通過通話器,給潛艇指揮艙發射無人機的指令。其他人還都沒有察覺大,他已經聽到魚雷管打開的聲音,然後折疊機翼的無人機,被用最小壓力的氣體推出了魚雷管,在張尋寧聽起來來,噪音仍然太大,而且持續了一段時間。
他坐在自己位置上,無需聲呐也能跟蹤到某個東西在上浮,因為使用壓縮空氣推出魚雷管,那些氣泡一直在漸漸四散並破裂中。一段時間後,無人機終於出了海麵,然後展開了機翼,然後張尋寧真的聽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