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傳送陣的初體驗(下)(1 / 2)

激活符籙後。

卓元興悄然後退,兩米高的高台徹底擋住了皂袍老者的視線。

隨後他將一個銀色的高維貝爾態集成觀測環放到了台階最內側,並且按下了一個藍色的激活按鈕。

正在馬寧身邊裝酷不話的‘東家’林子明,以及正在充當翻譯的吳凡二人,胸前衣袋中某個線性元件齊齊一震。

這是設備對接的信號。

早已被曾穀成告知過操作細節的二人麵色不變,隱蔽的伸手在衣領處某個按鈕上一按:

嗡嗡,咻——

設備對接成功。

林子明輕舒一口氣,剩下的任務就主要靠吳凡手中的超遠程光子接收源了。

他的身上雖然也有另一個光子接收源,但那是第二順位的設備。

貝爾態觀測環采集到的bi信息將會優先發送到吳凡手中,若是接收失敗才會二次發送。

此外。

卓元新身上攜帶有一個六光子係統的精密糾纏源,這是目前保真度最高的多光子薛定諤貓態光場。

之所以不選擇數量更多的十光子糾纏源。

一來是六光子係統更符合惠更斯—菲涅耳原理結合等效分束器模型。

畢竟傳送陣真要劃分屬性的話,應該歸屬於非線性光學超材料的空間特性。(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計算模型了,原理大家不想看就不了,有其他想法的同學可以留言)

二來則是六光子係統的簇態可以直接用於量子計算,非常方便快捷。

傳送陣的運行時間非常短,計算量自然是越簡潔越好。

按照物理團隊的計劃。

卓元新身上的糾纏源將在傳送前一瞬間發出最少兩個、最多三個的光子,通過信道傳輸到高維貝爾態觀測環。

然後經由觀測環傳輸,定向被吳凡和林子明手中的超遠程光子接收源收容。

物理團隊之所以認為這種操作有概率成功,是因為大莫界GZK極限值是確定的。

GZK極限值的概念很複雜,考慮到一些鮮為人同學已經快掛科了,總結一下就是可以推導出光速在宇宙中依舊最快。

光速依舊最快,那麼理論上來傳送陣啟動的一瞬間,物體消失的速度應該是無法超過光速的。

因為傳送陣也是個接觸載體。

此前幾家商隊傳送的過程也證明了這一點。

根據商貿團攜帶的儀器檢測,人體消失的過程大概需要957秒,最後身影淡化消失的瞬間耗時大約是000685毫秒。

將觀測環放好後。

卓元新從PY處啊不是,從背後拖著一根長線走到了隊伍最後方。

長線則由於貨物箱子和其他商貿團成員的遮擋,並沒有被楊伯禮與皂袍老者發現。

這根‘長線’實際上是一根超細的傳導光纖,直徑不過076毫米,總長40米。

這是目前華夏最精端也是最精細的光子傳導通路,也就是可以傳導字符的經典信道。

某種意義上來,這根傳導通路的概念相當於當初蘑菇彈對兔子們的重要性,屬於底牌中的底牌,核心中的最核心。

沒辦法。

量子隱形傳態在得到目標狀態的那一步中必須要有經典信道存在,而傳統光纜長度在百米以上,是絕不可能在傳送過程中鋪設的。

別看楊伯禮現在一副樂嗬嗬的模樣。

兔子們真若是提出鋪設光纜的要求,這老頭非分分鍾舞者他的三階內褲衝上來不可。

保不齊皂袍老者也能掏出一條來個混合雙打。

因此大本營隻好拿出了這個大殺器。

這是目前最精端的設備,對於光子傳導的保真效果全球起底前二,如果老鷹那邊沒有隱藏相關技術後手的話,那它就是當之無愧的第一。

舉個直觀點的例子。

這種傳導通路可以看成一個特別好的,八隻八隻半的時候不會有絲毫的礙事感,體驗上就像沒帶一樣。

也正因如此,這東西同時也是個妥妥的燒錢大戶。

這條長度不過四米左右的光導通路,單米成本在六百萬華夏幣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