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夷陵之盟(1 / 2)

明月台,本是郭璞所建,與其所居住的爾雅台相鄰,郭景純常在此觀星望月,以推運勢。

今日,明月台中無人問天,酒肉的香氣充斥了整間院落,更有不少的下人忙碌地端送著酒菜。

之前,在李峻的勸說下,王敦提前來到明月台等候成都王司馬穎。

王敦並不把司馬穎放在眼中,但他在意李二郎,也把王瑚當做舊友。故此,他站在了明月台的門前,等候著司馬穎的到來。

“郭景純,江東在當下正是用人之際,你為何不去揚州,偏要居於這小小的夷陵城中?”

李峻與司馬穎等人遲遲未到,王敦等得百般無聊,轉頭與一旁的郭璞閑聊了起來。

郭璞衝著王敦拱手道:“大將軍,景純雖有才學,卻也應向明君獻策,方能做個賢臣,可這天下紛亂,景純不知明君在何處呀?”

“哦...哼...”王敦冷笑了一聲,對郭璞上下打量了一番,反問道:“你這話意,莫非是覺得鎮守建鄴的琅琊王配不上明君一說?”

郭璞忙擺手道:“大將軍錯意景純了,天子雖被囚於胡營之中,然君臣之序尚存,景純又怎會愚鈍地冒犯琅琊王呢?”

王敦輕蔑地笑了笑,他清楚郭璞的話意。

天無二日,地無二主,既然天子尚在,這晉天下的君王也隻能有一個。至於琅琊王,當下也隻是掌控江左的丞相,雖被賦予了都督天下兵馬的權利,可大半的天下兵馬卻沒人會聽命與他。

片刻後,王敦突然又轉頭問道:“你覺得江東可有王氣?”

郭璞一怔,笑道:“大將軍,景純覺得江東應有三百年的王氣。”

“三百年...?如此久?”王敦聞言,驚異地望著郭璞,繼而又轉頭望向遠處的江水,笑著點了點頭。

對於眼前的郭璞,王敦有所耳聞,知其博奧精占卜。

強漢不過四百年,郭璞竟然說江東會有三百年的王氣,這讓身為琅琊王家的王敦有了一些想法,也是所有掌握權力的人都想要去追求的一種欲望。

不多時,夷陵縣令穆悠在得知王敦已到明月台後,也匆忙地趕了過來。

對於穆悠,王敦對其的態度要強於郭璞幾分。穆悠畢竟是王瑚的嶽丈,也應算是與李二郎有瓜葛的人,這點麵子還要給的。

故此,王敦拱手道:“穆令,今日乃是令嬡與我兄弟王瑚大喜之日,處仲先向穆令道賀了。”

以王敦的身份,竟能向個縣令拱手執禮貌,委實讓穆悠有些受寵若驚。

穆悠趕忙回禮道:“下官多謝大將軍的道賀,大將軍能夠前來赴宴,真是我穆家的榮幸之至,稍後還請大將軍多多暢飲,下官也要鬥膽敬上大將軍幾盞酒。”

“哈哈...”王敦笑道:“今日的酒當然要暢飲了,兄弟多年未見了,豈能有不暢飲的道理?”

“唉...”

說著,王敦輕歎了一聲,似有感慨道:“如今的世道,這樣的酒也許久未喝了。”

其實,王敦也並非是在故作感傷。

自從朝中大亂以來,王敦除了去青州赴任途徑滎陽時,在李府與李峻郭誦等人痛飲過一次,再也沒有那麼痛快地喝過酒。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王敦喜歡與李峻喝酒,他欣賞李峻的脾性,也始終覺得自己不會與李峻有何利益的衝突。即便李峻在前段時間攻取荊州,王敦也覺得無所謂,就算二郎占了荊州,那也是自家兄弟,遲早都會凝成一股勢力。

隨後,當他發現李峻扶持成都王上位,雖說心有不解,但依舊覺得李二郎應該是有什麼想法。所以,他才借著王瑚的請柬趕至夷陵,想要當麵聽聽李峻的說法。

酒宴上,成都王司馬穎坐於首位,望著一側的王敦,淡淡地笑道:“王處仲,你之前在司馬越的身邊鞍前馬後,如今又幫著司馬睿占據江左,毫無搭救天子,收複中原之心,你們可真是我晉朝的賢臣良將呀!”

王敦望了一眼李峻,見李峻輕輕地搖了一下頭,也便無所謂地反駁道:“成都王,你覺得當下的亂局是誰遭成的呢?若不是你當年的逼宮,天下會如此嗎?”

說著,王敦自飲了一盞酒,譏諷道:“正是你讓中原淩亂,官民俱疲,才使得凶蠻遂逞,終至京都淪陷,天子蒙塵,如今卻說起別人的不是。洛陽城破,天子被擄,你做什麼了?不也是躲在江左毫無建樹嗎。”

“你...”

王敦的冷嘲熱諷將司馬穎說得啞口無言。

盛怒之下,司馬穎摔了酒盞,起身想要抽出配劍,卻發現並沒有隨身攜帶,隻好指著王敦,怒目相對。王敦亦是毫不示弱地站起身,斜眼望著司馬穎。

房間內,除了李峻,司馬穎與王敦外,其餘的人等都按序在坐,大家都望著司馬穎與王敦,誰也不敢出聲相勸。

王瑚緊皺眉頭,望了一眼紋絲不動的李峻,想要起身打個圓場,畢竟這是仙兒的出閣宴,可不能出了差池。他剛欲起身,卻被身側的郭誦一把拉住,並笑著搖了搖頭。

“哎呀...”李峻站起身,站在司馬穎與王敦的中間,苦笑地問道:“大王,大將軍,吵完了沒有呀?要是吵完了,咱們是不是可以開席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