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前往成都城(1 / 3)

待母女離開後,李峻沉聲地問道:“杜麟,到底出了什麼事?範家為何要扣留裴鬆華和苟遠?是大成官兵抓的人嗎?”

明麵上,裴鬆華一直都是以平陽裴家的身份在行商與坐賈,各州郡的繁華之地皆有裴家的商鋪,買賣之人和相熟的官府中人也都知曉裴鬆華是大東家,而苟遠則是打理這些生意的大掌櫃。

實際上,裴鬆華官屬梁州府,任度支都尉一職。

他和苟遠通過生意的逐步發展,在賺取大量銀錢的同時,還通過各處的掌櫃與核心人員編織了一張極為精妙的情報網,為武威軍在了解各方軍情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一直以來,李峻從沒有對大成軍放鬆警戒,而且一直都為徹底滅掉大成國做著準備。

武威軍在兵力上的增強自不必說,李峻還借用春秋時期管仲的謀略,對稱帝不久的大成國實施了經濟戰。

蜀錦天下聞名,唯成都獨稱妙。

“今民貧國虛,決敵之資,唯仰錦耳。”當年的諸葛武侯曾如此說。由此可見,成都郡內的蜀錦織造在蜀漢時期便有了不小的規模。

李雄建國的時間短,根基並不牢固,在財力上更是匱乏。故此,他一直都想要聚集更多的財富,用以支撐大成軍的擴張。

正因如此,李峻命裴鬆華大量地購置蜀錦向外販賣,並借著兩方修好的契機,命裴鬆明以梁州府官商的名義也大量地采購蜀錦。

如此一來,李峻通過裴家兄弟幾乎壟斷了大成國的蜀錦生意,造成了成都郡內的蜀錦出現短缺,市價也隨之高漲,供不應求。

由於織錦的獲利豐厚,大成國轄下的百姓紛紛放棄了農桑,皆是加入了蜀錦的織造中。

對此,大成國的朝廷並未幹預,反倒是大為讚同,皇帝李雄也想憑此積攢下軍資,為將來的開拓疆土做準備。

無人農耕,吃糧便是個問題,更何況當下還是個災害不斷的年份。

不過,李峻為大成國解決了這一難題。

因為遝中大峪溝萬畝良田的開墾,梁州府所能調配的糧食很充裕,李峻命度支校尉裴鬆明向大成國平價出售大量的穀糧,同時也用糧食抵扣了一部分購買蜀錦的錢。

如此,大成國沒有出現糧食短缺的情況,卻是因為售賣蜀錦賺取了大量的錢財,這讓大成國的百姓與君臣皆是大為歡喜。

正是因為這一原因,裴鬆華與苟遠一直都守在成都城中,既是在忙著蜀錦的采購,也是在時刻地探查著大成國的軍情動向,及時地向李峻遞送情報。

眼下,李峻聽說裴苟二人竟然被範家扣押了,不知道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變故。難道說大成國的李雄看出了端倪,查出了裴鬆華與苟遠的真實身份?

“大將軍,十三行的人還送來了這個。”杜麟從懷中取出了一封信函遞給李峻,繼續道:“他們說是範家送到鋪子裏的,指明要親自送到您的手裏。”

李峻遲疑地望著手中的書信,拆開仔細地看了一遍,隨後笑了笑,對杜麟道:“你去準備一下,我要到成都城去一趟,去見一個人。”

“唉...”李峻搖了搖頭,繼續道:“另外,你通知十三行,除了留下正常做生意的人外,迅速將其他人撤出大成國,範長生已經摸清了他們的底細,不要留在那裏了。”

李峻略做思忖,又對杜麟道:“裴鬆華與苟遠應該沒事,不要亂有什麼動作,等我見了範長生和那個人後再說。”

“我要去趟叔時先生家。”李峻將手中的書信放入懷中,說道:“你先去準備吧,明日咱們就動身。”

魯勝所居住的院子位於城南,緊鄰錦署的草塘,正是景色的雅致讓老人心儀,才讓人在那裏建了一座簡單的院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