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此處,張景飲了一口茶,頗有深意地望著李驤:“一群蠻夷不會有如此的本事,他們的身後必定有支持者,梁州之所以要做好兵力部署,就是在防止我們派兵入寧州平叛時,有人會趁虛而入,取我梁州。”
此刻,張景的解釋無懈可擊。
首先,梁州並沒有想要掌控寧州的意圖,隻是為了報恩。
你大成國若想取寧州,那就抱歉了,寧州守城之人是我們武威軍的恩人,動寧州便如同攻取梁州一樣,這是不被允許的事情。
如果大成國無意奪取寧州,那倒是正好,梁州與大成國自然會相安無事,該殺的也隻是那些蠻夷而已。
如此一來,張景相當於將問題的主因拋了李驤,更是將開戰的選擇權交給大成國。
李驤不相信張景的解釋,卻也無法回答他的話。
寧州那邊的戰況到底如何,他在臨來時沒有得到確切的消息,所以不能在此刻做出任何的表態,繼續在這裏爭辯下去也不會有滿意的結果。
故此,李驤點了點頭,換了笑容道:“既然是為了寧州那些蠻夷的事,我們雙方大可不必為了這點小事而動兵戈,待我回去奏稟天子即可,若是需要我方相助,隻管讓世回與我相商。”
“不過,張將軍。”李驤站起身,收斂了笑容,冷淡地說道:“希望你能告知李世回,讓他約束好屬下,否則發生爭端而引起了兵禍,對大家都沒有好處。”
張景亦是站起身,笑道:“太傅放心,咱們這邊對領兵之將都有交代,沒人敢胡來的。”
李驤離開後,郭誦從後堂內走了出來,對著返回的張景笑道:“張大哥,果然還是你的行事老道,二郎就說將這事交給你來辦,他最放心不過了。”
張景上前攬住郭誦的肩膀,笑道:“郭帥,你既然覺得老哥哥辦事妥當,能不能給哥哥配上幾門青銅炮呀?等到攻打廣漢郡時也能轟他毬的。”
當下,李峻不在梁州,掌轄武威軍的人便是郭誦,稱其一聲郭帥也不為過。
郭誦笑著點頭道:“張大哥,這有何難?我讓耿稚安排人手也就是了,耿稚如今是射聲營的都尉,這些事情皆由他來負責。”
張景大喜道:“那好,就讓耿稚派人到我軍中來,我再撥出一些人手與他們一同組成火器營,還是由射聲營來掌兵。如此一來,戰時也不用讓射聲營的弟兄們東奔西跑了。”
郭誦稍作思忖,笑道:“如此也好,先這麼安排著,等二郎回來,咱們再細細地商議一番,拿出個章程來。”
說罷,兩人笑著走出府衙,向城中的營房走去。
★★★
寧州城西,鳳尾澗。
山澗旁,李峻正坐在一塊大石上,仔細地將陶碗裏的白米裝到一根短竹筒中,並不時地向米中添加著臘肉片和山菌。
在他的身側,十幾個用蕉葉封口的青竹筒正擺放整齊,等最後一個竹筒裝好後,一同放入碳火堆中。
“李二郎,我知曉你精通廚藝。”
梳洗後的李秀恢複了幾分本來的麵容,少女蹲在李峻的身旁,笑著問道:“不過,你怎麼還懂得用竹子做飯食呀?平陽和滎陽那邊好像沒有竹子吧!”
“你以為是竹子就能用嗎?”李峻封好最後一個竹筒,拍了拍手上殘留的米粒兒,轉頭對李秀道:“這叫香糯竹,而且還必須要用新鮮的竹子,隻有這樣做出來的竹筒飯才最好吃。”
李秀撇嘴笑道:“你是如何知曉的?我發現隻要是關於吃食,就沒有你不通的,難道你真是灶王爺下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