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範家的轉變(2 / 3)

民心所向是什麼呢?

為了能逼娶已為人妻的貌美女子,大成的皇族可以殺人家的夫君,滅了女子夫家一門老少,而得到懲罰也僅是皇帝的幾句斥責與罰俸。

這種事情會是民心所向嗎?

同樣,範長生清楚這樣的事情不會在李峻的治下發生,梁州絕不會出現如此惡劣之事。梁州的軍卒不敢,武威軍的軍將不敢,各府衙的官員更不敢。

因為,李峻所製定的法規就擺在那裏,所對應的責罰也擺在那裏,無論是誰,隻能遵守,沒有人情可講。

這是民心所向嗎?範長生不否認。

民心如沙,易散不易聚。

大成國的民心是強攏在一起的沙土,而梁州的民心卻是加了米漿的夯土,不僅是團結在了一起,更是能成為守衛梁州的城牆。

所以,在今日的朝會上,當李雄要派兵突襲寧州殺死李峻,同時全麵攻取梁州時,範長生知道二李間的博弈應該接近尾聲,而且最終的結局也很容易猜測。

眼下,無論是民心還是兵力,梁州都遠勝於大成國。

李雄隻看到了武威軍的兵力數量,也隻是想當然地認為梁州的兵力不過數萬人,可他卻沒有看到梁州境內那幾十萬的百姓。那些百姓拚起命來,又何止是十幾萬的兵力呢?

梁州府的真實意圖,範長生也能猜透。

李峻就是在等大成國的出手,如此才能將正義的身份安在武威軍的身上,讓本在梁州安穩生活的百姓感受到威脅,讓他們能與武威軍一同抗敵,從而避免主動開啟戰事而引發的內亂。

這應該也算是一種民心的操縱,但範長生知曉這個被操縱起來的民心會有多可怕,絕非是任何的流民軍所能匹敵的。

因為,流民軍是想要活而去搶,而梁州的百姓卻是為了守住得之不易的生存機會而在拚命。他們不會退後一步,也沒有後路可退,完全會用自己的命來守護所得到的一切。

無論是正義還是邪惡,戰禍一起,刀劍便是無眼,無辜之人的死傷也就在所難免。

範長生說出了一句勸告的話,但他看出了李雄眼中的拒絕,也就沒有再說任何阻攔的話。

管不了天下人,範長生還是要管自己的家人。

故此,當李雄做出最後的決定時,範長生以替大成國祈福的名義,向皇帝請求到青城山做法百日,並提出需要家人同行,如此才能彰顯範家之人的誠心。

如今,大成軍完全掌控了成都郡以及周邊的其他諸郡,對於範家的部曲力量已經不放在眼中,所能利用的也僅是範長生在巴蜀的威望而已。

祈福也好,避禍也罷,隻要範家心向大成國,就會影響到蜀地的民心,更能操縱那些天師教眾。

因此,李雄對範長生的請求並沒有過多地考慮,不僅一口答應了下來,而且還恩賞了範家不少的財物。

範府,翠雲閣。

內室中,範長生對站立一旁的兒子叮囑道:“賁兒,你留在城中,但要記住,千萬不要率家中的部曲抵抗梁州軍,記住了嗎?”

範賁,範長生之子,時任大成國侍中一職,範洛兒便是他的小女兒。

近段時間,範賁一直對父親的做法有所不解。

他不清楚父親為何改變了對李雄的看法,甚至對大成國的未來也失去了信心,反倒是對梁州的李峻大感興趣,更是將家中唯一的寶貝女娃送到了梁州為人質。

“父親,您真的認為李峻會勝了這場戰事?”範賁遲疑地望著父親,小心地繼續問道:“還是說,您必須要遵從師祖的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