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煮散之法(1 / 2)

陸修遠看著這種悲苦的場景,整個心都在發顫,他從出山以來便立誌濟世救人,因此眼前的一幕幕真的讓他心痛不已,當然心痛之餘他也在不停的思考著解決辦法。

一旁的朱古力看著這位老者每次隻能喂兩三個人的藥,也是著急的不行,他一邊搓著手一邊焦急的對陸修遠說道:“老陸啊,你快想想辦法呀,你們這古代治病真是麻煩,還得熬藥,而且每次就能熬出來那麼一點點,要是換我們那個時代,吃幾粒感冒藥就能好了,這些人要是因為一個感冒就給病死了話,那也未免太虧了吧……”

你別說,朱古力在旁邊這一絮叨,倒是提醒了陸修遠,他突然想起了宋元時期最常用的——煮散之法!

大概從南宋開始,天下因為戰亂頻仍,南北道路被阻,因此無論南方還是北方的藥材都變得極為稀缺,為了提高藥材的利用率,很多醫家便想到了將這些藥材碾成粗末使用的辦法,他們先是將這些粗末用一個個藥包包起來,之後再將其放到藥鍋裏進行煎煮,這種方法便被稱為煮散之法。

通過無數次的臨床實踐以後,這些醫家發現,這種煮散的方法並沒有降低方劑的藥效,反而每次隻需少量的藥材就可以達到之前同樣的治療效果。

假設以往熬一副藥可以供一個患者服用的話,那麼將其打成粗粉再行煎煮,其煮出來的這碗湯便可以供給三個人服用,且藥效並不會因此減少,換句話說,通過這種方法來熬藥,其藥物的利用率是大大的增強了,正因如此,這種方法在宋代便被逐漸推廣開來了。

倘若大家讀過古代醫書的話,大家就會發現,宋元時期的很多知名醫家,例如李東垣等人,他們用藥的藥量都是極小的,其實這就與他們采用這種煮散之法有著密切的關係。

隻不過後來到了明清時期,天下一統,道路阻斷的問題被解決了,藥材又沒有那麼稀缺了,因此這種煮散之法便漸漸被人們淡忘了,大部分醫家又恢複了曾經那種飲片的煎煮方式了。

這個想法的出現讓陸修遠大為興奮,他以前曾經對這個方法做過細致的研究,知道這是一種很靠譜的治療手段,隻不過這個時代一般的病家都隻相信飲片,故而陸修遠一直沒有使用這個方法的機會,如今當他看到這養濟院裏熬藥熬得如此艱難的時候,這個想法便如泉水一般的湧了出來。

於是當那位老者垂頭喪氣的走回來的時候,陸修遠便連忙迎上前去,躬了躬身之後,輕聲說道:“這位老丈請了,鄙人亦是一位大夫,現在看到這養濟院裏有如此多的病人害了傷寒而得不到救治,心中實是不忍,鑒於目前的困境,在下倒是有一個辦法,或許能讓每次煮出來的藥物可供六七個人服用,如此或可一解燃眉之急,隻是不知這養濟院的掌院現在何處,煩請老丈予以引見。”

那老者本來以為陸修遠二人是這裏哪位病人的親戚呢,故而也沒有太過在意,隻是在那裏不斷的歎氣發愁,但此時當他聽到陸修遠說自己也是一位大夫的時候,老者的眼睛頓時一亮,他借著屋子裏昏暗的光線,抬頭細細的打量了一下陸修遠,隻見眼前這位年輕人神色恭謹,臉上寫滿了真誠,眼神裏更是透露著一種堅定,看到這裏,老者不自覺的激動了起來,隻聽他略帶沙啞的答道:“先生竟有這種神奇的技法,那真是太好了!不瞞二位先生,老朽便是這裏的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