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前頗為寧靜,日軍放棄外圍防禦陣地撤回到了山區。
日軍在平原區域前後大約有三千五百名士兵陣亡另外還損失了一萬多名偽軍。
一半以上的偽軍被擊殺而餘下的則被收編成為了新的半島人民軍士兵,新組建的兩個團以老兵為骨幹加上一些自願入伍的新兵倒也能發揮一些戰鬥力。
通過戰鬥增加自身的實力,半島人民軍正在複製東北民主聯軍一年前的擴兵模式。
“還行!畢竟是在解放戰爭和抗日戰爭中磨礪出來的部隊!”
“新組建的那兩個團,每個團配發五百支衝鋒槍,一百挺機槍,火力必須夠,用步槍打衝鋒,累死也搶不下陣地。”
“還有防彈衣和防彈插片!都配上!俘虜也是戰鬥力!”
方天朗放下電話顯得非常高興,半島人民軍增加兵力頂在前麵可以讓誌願軍戰士遭遇重火力的概率大幅下降。
整個“抗日援朝”必須爭取以最小傷亡拿下才算一場完勝。
誌願軍最後的傷亡數字爭取控製在一萬人以下,所有勝利回返的誌願軍士兵都將在脫下軍裝複員後加入到新國家的建設中。
部隊在各處進行休整,蘇軍戰機從邊緣通過山區拍回大量的照片。
每一座高地上都能見到日軍修築的防禦陣地,想要占領製高點就必須用重火力把能見到的防禦工事全部炸成碎片。
正麵的防禦工事用榴彈炮轟擊而反斜麵上的工事則用迫擊炮配合轟炸機來摧毀。
日軍很喜歡在反斜麵上布置迫擊炮陣地和儲兵洞,空襲加迫擊炮轟擊一定能給日軍造成巨大的戰損。
“這麼多高地防禦陣地,我們從最邊上的開始攻擊。”
“一座一座攻擊,這樣我們在攻擊的時候就不會受到兩麵夾擊,一天攻擊兩座,先看看日軍的反應,然後決定加快速度還是降低速度。”
方天朗召集三個師的十幾名指揮員召開戰前動員會。
進入山區依舊有優勢但肯定沒有在平原地區那麼明顯,重火力能打掉山頂的防禦陣地但無法保證殺死裏麵全部的日軍士兵。
一處防禦陣地上隻要有幾名日軍士兵躲過炮火就能對向上攻擊的士兵形成威脅。
動員會曆時一個小時結束,十幾名指揮員再次確認最有效的攻擊戰術,所有的重火力都會配合作戰以求能以最小的傷亡拿下第一處高地防禦陣地。
四六年十月三十一日
天空中飄落些許的雪花,半島的冬天來臨。
半島人民軍三個師加上一個旅還有兩個最新組建的步兵團準備就緒。
五萬名半島人民軍士兵不僅要正麵攻擊兩處高地防禦陣地還要防止日軍突然從側麵衝擊出來,進入山區後每一步都有可能遇到潛藏的危機。
“開始吧!”
方天朗放下電話走出防炮洞,目光遙遙望著遠處的天空。
蘇軍的十二架圖-2轟炸機將對兩處高地防禦陣地展開空襲打擊而兩架雅克9戰機則將鎖定日軍極有可能出現的防空火炮。
發現一處開火的高射炮陣地立即動用野炮進行覆蓋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