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東小崔莊。
日上三杆。
外鄉逃難過來在這落戶的李大發,正帶著自家的老少幾人,在院子裏將收獲的玉米和高粱進行晾曬。
看著這滿院的糧食,李大發可以說是心情大好,今年全年的收成都不錯,除去交的佃糧和預留的種子外,剩下的糧食勉強夠一家人一年的口糧了,哎,這往後的一年可以輕鬆的囉。
就在李大發心裏美美的這個時候,院子外來了一夥人,領頭的正是白吉會的崔二勇,他一腳踢開院門,身體斜靠著門框說道:“李大發,你聽好了,根據本縣抗日聯盟指示,今年的糧食要每畝糧田多征收兩成作為抗日軍糧,你們家應該再交上五百斤糧食,對了,要的是麥子,趕緊準備好了,明天就把糧食送到崔家鎮去。”
李大發來到崔二勇麵前說道:“勇爺,今年收的糧食俺們已經交齊了,這剩下的就是明年的種子和俺自己的口糧了,再說,麥子都已經交了,俺們也沒有多餘的麥子啊。”
崔二勇鼻子一哼說道:“姓李的,你耳朵讓雞毛堵了嗎,老子剛剛說了,根據本縣抗日聯盟指示,今年的糧食要每畝糧田多征收兩成作為抗日軍糧,知道了嗎,這是抗日軍糧,你要是不交,那就是漢奸,這可是要抄沒家產的,你們自己趕緊想辦法,沒有麥子交大洋也行。”
李大發哀求道:“勇爺,如果再交上五百斤糧食,俺一家老小接下來就隻能喝西北風了,你老就行行好吧。”
崔二勇冷笑了一聲說道:“嗬嗬,你家還有喝西北風的本事,那就更好了,這樣吧,這裏的糧食全都上交了吧。”
李大發一聽,頓時腿就軟了,撲通一下跪下求道:“勇爺,您老就行行好吧,這抗日軍糧俺們交。”
崔二勇用腳踢了眼前的李大發肩膀一下說道:“早這麼痛快不就完了。”他反身一揮手,對自己的手下說道:“走!下一家。”
就在這時,一聲嬌叱傳來:“姓崔的,你們這也太欺負人了。”
崔二勇停住腳步向聲音處望去,見一個十六七歲的姑娘正怒目圓睜的瞪著他,崔二勇正要發作,他身旁的一人立刻上前來到他耳邊說道:“二哥,讓他把這小娘們給俺當媳婦。”
“小六子,你小子看上她了?”崔二勇對身旁的這個自己的遠房弟弟崔六問道。
崔六趕緊說道:“二哥,求你就幫俺這回吧。”
崔二勇對崔六說道:“你呀,就知道個賭,到眼下,一個子沒有存下來,俺那老叔可說了好幾回了,這樣也好,給你小子找個媳婦也好收下你的心。”
崔二勇走回李大發麵前陰陰一笑問道:“李大發,這是你什麼人啊?”
李大發看到崔二勇那表情,雖然他沒有聽到他們兄弟倆的對話,但也知道這下要壞,於是他連忙點頭哈腰地說道:“勇爺,這是俺那不懂事的大丫頭,你可別生氣。”
崔二勇又問道:“李大發,你這閨女叫什麼?”
李大發說道:“鄉下人家的孩子也沒有什麼名字,他是春上生的,俺們就叫她春妮。”
“春妮,好名字。”崔二勇接著說道:“李大發,算你這個老東西有福氣,俺的小弟崔六看上你家閨女了。這樣吧,這次的抗日軍糧就免了,過兩天,等忙過這事,俺們就來迎親,這兩天你們就準備一下吧。”
說完,就揚長而去。
李大發看著離去的崔二勇等人,坐在地上歎口氣說道:“哎!這日本人咋樣咱不知道,可日本人還沒來,俺這一家子就已經沒法活了。”
李春妮這時撅著嘴來到李大發的身邊說道:“爹,俺不嫁給這個崔六。”
李大發看著崔二勇他們遠去的背影說道:“閨女,不是爹爹心狠,這崔六與崔大東家沾著親戚,跟著他以後不會太受罪。”
李春妮仍然搖著頭說道:“不嘛!”
李大發歎了口氣說道:“傻閨女,你看看咱們這一家,如果不找個靠山,咱們在這沒法過呀。”
一陣咳嗽聲,從低矮的茅草屋內傳出,李春妮看了一眼那茅草屋,又看了一眼跟著娘幹著農活的兩個弟弟和一個妹妹,眼淚立刻湧了出來,她緊咬著嘴唇,無奈地點了點頭。
李大發見李春妮總算答應了,一顆心放了下來,站起身來,緩緩走出了家門。
城西小周莊。
周滿倉一家同樣在晾曬著新收下來的糧食,本莊大戶周旺的管家周鐵算盤帶著一夥家丁出現在他的麵前:“周滿倉,根據本縣抗日聯盟指示,今年的糧食要每畝糧田多征收兩成作為抗日軍糧,你們家應該再交上三百斤糧食,明天老子派人來取。”
周滿倉一聽就急了,他上前理論道:“周大管家,你們這麼收糧,還讓人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