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興旺也聽出於思洋沒有給他們的意思,他自己也清楚,這戰鬥年月,誰會把自己稱手的家夥輕易送人,再說,人家可是已經給自己六連不少裝備了,於是轉換話題說道:“於連長,這家夥能打多遠,小鬼子配備的多不多?”
於思洋說道:“小鬼子的擲彈筒有兩種,一種是大正十年式,射程為175米;另一種是八九式,有效射程500米,最大射程可達到700米,咱們剛剛用的就是八九式擲彈筒。”
李智問道:“於連長,我剛剛也注意到了,這八九式擲彈筒的口徑應該是50毫米吧,他的殺傷半徑有多大?”
於思洋點頭回答道:“對!這八九式擲彈筒的口徑是50毫米口徑,榴彈的殺傷半徑大約在5到8米左右,小鬼子熟練的擲彈筒手,每分鍾能發射30發。”
“啊,這麼快!”李智驚訝地說道。
馬興旺馬上問道:“於連長,這擲彈筒小鬼子是怎樣配備的?有什麼特點?你能給俺講講嗎?”
於思洋笑著說道:“這沒問題。”
於思洋坐在大車上,耐心地給馬興旺進行擲彈筒講解:“小鬼子一般每個小隊都有一個擲彈筒小組,配備有三具擲彈筒,每具擲彈筒隻射手和彈藥手組成,擲彈筒榴彈由特製的彈藥袋攜帶,一個彈藥袋可以攜帶8枚榴彈,一個擲彈筒小組可以攜帶32枚。”
聽完於思洋對擲彈筒及小鬼子配備的講解,馬興旺感慨地說道:“啊!俺個天呀,這今後與小鬼子作戰,可得小心著點這玩意。”
李智一旁說道:“於連長,你們的火力應該跟小鬼子差不多吧?”
於思洋笑了笑說道:“輕機槍還差不多,這擲彈筒俺們連總共隻有這兩具。”
聽於思洋這一說,還不了解鬼子一個標準中隊配置的李智立刻問道:“於連長,你給我們講講小鬼子一個標準中隊都是怎樣的配置。”
於思洋說道:“這小鬼子的一個中隊,按管理上說應該是一個連,但他人數是一百八十人,包括一個十九人的中隊部,三個五十四人的小隊。”
馬興旺立刻問道:“哪他一個小隊是怎麼配置的?”
於思洋伸出手來說道:“咱們先來說說小鬼子的分隊吧,也就是咱們說的班,他們一個班是十三個人,包括一名班長、機槍組四名射手和八名步槍兵。”
李智說道:“說說他們的裝備。”
於思洋說道:“鬼子班長多為軍曹或曹長,配備一把曹長刀,一把王八盒子。八名步槍兵,每人一支三八大蓋,機槍組配備歪把子輕機槍一挺,編製四人分別是指揮官、射手、兩名攜彈藥的副射手,每人還配備一把王八盒子。”
馬興旺說道:“小鬼子火力這麼猛,一個班就有一挺歪把子。”
李智繼續問道:“他們的擲彈筒是怎麼配備的?”
於思洋說道:“鬼子標配小隊是三個班和一個裝備三個擲彈筒的擲彈筒班,共54人,如果以班為單位行動,鬼子一般會在這個班上配置一個兩人的擲彈筒組。”
聽完於思洋的講述,李智有些感歎地說道:“這小鬼子的裝備比我們八路軍可強太多了。”
馬興旺說道:“雖然你們目前比小鬼子差點,但你們的火力還是比俺們強,這擲彈筒和輕機槍一用上,那幫兔崽子根本沒有還手之力。對了,今天還得謝謝你了,直接幫俺打掉了他們的機槍和軍官。”
“哈哈!”於思洋頓時大笑了起來,笑得馬興旺一頭霧水,馬興旺疑惑地問道:“怎麼,剛剛射殺機槍手和軍官的不是你嗎?”
於思洋一指同坐在一輛大車上正得意的馬桂花說道:“馬連長,你就好好謝謝她吧?”
“她!桂花?”馬興旺不信地看向李智,李智用力地點點頭說道:“對,就是你妹妹馬桂花幹的。”
馬興旺興奮地一拍馬桂花肩膀說道:“桂花,你啥時練的?”
馬桂花一下扒拉開自己哥哥的大手說道:“哥,你能不能動手輕點。”
馬興旺感興趣地問道:“桂花,是誰教你的?”
馬桂花用下巴對於思洋一抬說道:“就是他囉。”
“這不可能,你跟著他們才多長時間。”馬興旺立即否定道。
於思洋一旁笑著說道:“馬連長,這怎麼就不可能了,你可知道就這段時間她可打了俺一千多發子彈。”
“多少?一千多發!”馬興旺吃驚地說道。
馬桂花當即反駁地說道:“姓於的,沒有這麼多好吧,一千多發是丫頭和俺一起打的,俺隻打了好像有六百多發吧。哎!姓於的,你怎麼知道的?”
於思洋笑著說道:“每次你讓小丫頭找銀鎖要子彈,這前後有一千五百來發,你以為他不告訴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