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羅丹很早醒來。天剛破曉,霧氣蒙朧。羅丹起身看真武與夜空靈,發現他們還在熟睡。不想驚動他們,輕步走出亭子。來到外麵遙望山坡下的榮城,隱約可以看見城門有行人走動。
羅丹心中一喜,榮城距離這裏有五裏,自己竟能看見榮城的人群,足見內力精進不少。
抱拳望天,無意碰到懷裏的劍譜,心中一動,左右現在無事,不如看看這本“燕子九劍”,是否真是本劍術秘籍。
隨手掏出劍譜,封麵是淡黃色的,略微顯露舊色,有水浸風蝕的跡象。輕輕翻開,一眼可見書上畫著一個素描人像。人像隻勾勒出人體的線條,並未塗色或描繪仔細。但畫筆準確,長短精巧,顯然出自畫家之手。
在人像身體上到處圈圈點點,細致的標出了穴道方位,和一些直鉤線條,用以表明內氣的運用。
羅丹深怕車輕裘隻是隨便給自己一本破書,當下大致看了眼人像的內氣使用方式,學著運用一番,發現氣流通常,內息蓬勃,這竟然確實是本劍法之書。同時運氣的時候頗感一種輕巧的怪異,令身體仿佛更輕更動。心中歡喜,看來這本劍譜不是一般市麵上的書可比。
稍微熟悉了內氣方法後,再看畫像,裏麵的虛擬形象隻是左手捏個劍決,右手持劍在胸,左腳微起,似動非動,仔細看去,又感到有點玄妙,令人難以捉摸,認真沉思,卻又覺得無法識破,似乎簡單。
遇到難題,羅丹反而更加專著。
他以往日自學的那種尖銳深思,專著於劍譜上的人像,最後身體隨畫而動,體內內氣運轉流動,漸漸進入一種似乎畫像的境界,令羅丹與劍譜人物全麵聯係起來。
由此羅丹已大致把握了這式劍法的訣竅,就是以劍帶身,在與人對戰的時候,以劍為生命,以人為武器。這個說法說來輕巧,可是真正對戰的時候,哪有以劍為主體,將身體暴露給對方的攻擊下的呢?
羅丹稍微深思,已經明白,原來這種進攻方式,是基於敵人對劍的防禦上,以一種出乎敵人意料之外的肉體攻擊獲得奇襲。當然肉體並不是死板的去攻擊,而是把握天地契機,掌握時機,才可以做到奇襲的目的。
羅丹這番領悟,要被車輕裘知道,不後悔莫及才怪。要知道當日車輕裘無意得到這本劍譜,一看到人劍倒立的狀態便莫名其妙,苦思不得其解,所以幹脆放棄,認定這是本垃圾劍譜。
掌握了第一式劍法的要領,羅丹再往後翻。劍譜裏並不是每張頁麵都畫人像,而基本是以文字組成。寫這劍譜人的文筆十分差勁,許多語句不同的病語都出來了。羅丹不再品讀,而是快速瀏覽,大致讀完了劍譜上的文字。也看到了劍譜上的其它八副畫。
劍譜裏的文字大都描寫“燕子九劍”的精粹運用。另外也用很多字寫了創作劍法的靈感,和借鑒名家劍法的來源。文字中還記載,著譜人的一些生活事跡。
劍譜創作者名叫島孤,生在帝國西部的一個牛仔部落。六歲開始學劍,拜當地一名劍師門下。十三歲劍法有成,開始闖蕩江湖。所遇少年一輩的對手,少有打敗戰的。後來又獲得奇遇,得到一名綽號“紅燕”的奇門老人傳授燕行內功。學成後行走江湖,幾乎已是年輕一輩的高手。這時候他認識了一個名門家族的少女,一見之下傾倒,與少女對目留連,日夜苦思相見,終於相思成災,不顧一切的登門求親。少女父親冷然對待島孤,其態度仿佛真武與雄根的對峙。最後少女父親邀請了一名年輕魔法師,說是隻要島孤能勝過此魔法師,既促成女兒的婚事。島孤當然是養精蓄銳,全力一戰。然而結局淒慘。島孤雖然在內力與劍術上遠勝魔法師,卻被對方的結印魔法所困,最後力盡而敗。事情到了這地步,島孤也無顏再糾纏少女了。傷心離開京都,從此隱居在一名燕子湖的地方,日夜望水而歎,寂寞的看燕子飛翔。如此長達五年的死亡寂寞生活,島孤卻在一天惆悵時,突然有了一個近乎死亡的劍術領悟,他看到燕子點水而過的時刻,瞬間感受到大自然的一種契機,有所領悟,從此創造出了燕子九劍。劍法大成之後,島孤重新回到京都,昔日愛人已經成婚嫁人。島孤不甘心自己劍術的領悟,發誓要找到那名魔法師擊敗他。最後他終於找到了魔法師,依靠燕子九劍,輕易便突破了魔法師的結印魔法,獲得勝利。事情結束後,島孤又再創造了一式“劍生”,自稱雖然不曾與人交手過,但若使出,天下再厲害的魔法師也無法抵抗。
羅丹看到島孤對自己最後一式“劍生”如此自負,不由好奇的細心查找名為劍生的人像與內氣說明。然而翻遍全書,就是無法找到任何與劍生有關聯的畫像文字。最後重新翻到那頁記載“劍生”的頁麵,仔細閱讀,隻讀到這麼一句話:一為陰,二為陽。二一合並,也可一為陽,二為陰,其意義並未限製與改變。燕子九劍其實就是一劍。使用方法:劍入空間,無所限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