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祭潮弄潮觀潮(1 / 2)

121.祭潮弄潮觀潮

“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錢塘江大潮來時,“遠若素練橫江,聲如金鼓;近則亙如山嶽,奮如雷霆”,刹那間,波濤千頃,萬馬奔騰,真有“濤來勢轉雄,獵獵駕長風。雷震雲霓裏,山飛霜雪中”的壯麗氣勢。錢塘江大潮素有“天下第一奇觀”之譽,全世界隻有巴西亞馬遜河的湧潮可以與之比美。因此,自南宋建都杭州以來,每年農曆八月十八江潮來時,民間都有祭潮、弄潮、觀潮的民俗事象。錢塘江在浙江杭州之南,古稱羅刹江,發源於浙江、江西、安徽三省交界的蓮花尖,幹流全長410公裏,是浙江省第一大江。錢江怒潮的起因,是與太陽、月亮的引力有關。早在東漢,生長在錢塘江南岸上虞縣的哲學家王充就在《論衡》中指出:“濤之起也,隨月盛衰。”宋代並有人指出,錢塘江潮所以奔騰澎湃,成為千古奇觀,是因為錢塘江下流身狹口闊,形如喇叭的緣故。從杭州灣的江寬100公裏,到澉浦江寬僅21公裏,再向西到海寧,江寬就隻有3公裏。由於江麵的突然縮小,加上錢塘江水淺,海潮洶湧而上,越向裏越大,潮波傳到澉浦以西尖山附近時就發生湧潮,潮水由此怒吼而上,過海寧、杭州、到蕭山聞家堰才平息,全程80多公裏,前後曆時4小時左右。“潮來濺雪欲浮天,潮去奔雷又寂然”。古人對錢塘江潮這一自然奇景迷惑不解,於是民間流傳了潮神伍子胥的神話傳說。春秋時,越國被吳國打敗,越王勾踐臥薪嚐膽,準備複國。吳國大夫伍子胥屢次勸諫吳王要警惕,吳王不聽,反而賜劍要他自殺。伍子胥臨死時,要人把他的眼睛挖出來掛在國都南門之上,以觀越國滅吳。吳王聽了大怒,將伍子胥的屍體用皮革包裹起來投入江中。據說這天正是八月十八,從此錢塘江就有了波濤滾滾的大潮,伍子胥乘著素色白車隨潮而來,成了潮神。杭州民間敬畏伍子胥的“怨靈驅水,激起大波”,除了在吳山上立廟祭祀外,還要舉行祭潮、弄潮等民俗活動。古時祭潮、弄潮、觀潮的風俗之盛,無過於南宋。那時,杭城民間從八月十一日開始一直要鬧到二十日。其中以八月十八日這一天為最盛。相傳這一天是“潮神生日”,又是當時朝廷檢閱水師的日子。每年這天,杭州城裏車水馬龍,男女老幼,傾城而出,沿江一帶,百戲雜陳,各種雜耍、玩藝,應有盡有。夾雜著冷熱叫賣的飲食攤,珠翠羅綺的百貨鋪,五光十色,美不勝收。貴戚豪門搭縛的彩棚看台,綿延二三十裏,花緞錦帶,隨風飄揚,倒映江中。從廟子頭到六和塔,家家樓屋都坐滿了看潮的眷屬親朋。浙江亭、望海樓,是文人雅士聚集之處,他們一邊觀潮,一邊吟詩。當時偏安耽樂杭州的南宋君臣,也都在鳳凰山皇宮的天開圖畫閣上,張燈結彩,打起黃羅綢傘君臣飲酒,觀潮作樂。江潮未來之前,先開始操演、檢閱水軍。水師主帥身坐主艦,從浙江亭出發,打旗展陣。前有鑼鼓鼓吹作前導,後麵艦上坐著各路指揮將軍。號令一響,結集在西興、龍山兩岸的數百艘艨艟大艦,立即金鼓齊鳴,分列左右前進。然後,又奔騰分合成五陣之勢,齊向鳳凰山上君臣參拜奏諾。一時,水軍三呼,聲如雷霆。參拜後,戰鼓咚咚,開始演陣。這時,各船上彩旗搖晃,舞槍射箭,試炮放煙,呐喊衝殺,勇猛地向事先設置的敵船追擊過去。一刹那火箭齊發,火炮轟鳴,聲如山崩,煙霧彌漫江上。過了一會,煙消波靜,戰艦都隱藏得無影無蹤,僅僅看到江麵上一些被炮火焚毀的敵船,餘煙未盡,隨波浮沉。最後,鳴鑼收軍,禦賜犒賞演陣水軍。水軍演陣後,隻見一條銀線,從錢塘口遠處奔騰而來。京兆、郡守官是依照慣例,將準備好的三牲五畜、革履紙衣、沙木板等等,投入江中,祭祀潮神。文人雅士多以經文投於江中,作為祭禮。此時,隻見“滔天濁浪排空來,翻江倒海山為推”,大潮滾滾到來,兩岸早巳等待的幾百名披發文身的善泅健兒,爭先恐後地躍入江中,迎著洶湧澎湃的潮頭,搏浪而上。這就稱為“弄潮”。這批“弄潮兒”,有的舉著大幅彩旗,有的手腳上紮著五麵小紅旗,也有的踩著浪木或者表演著水傀儡。一個個出沒洪波,翻騰巨浪,在鯨波萬頃之中,浮潮戲弄,上下翻滾,騰身百變,各顯神通。而以旗尾不沾水者,方算技藝高超。宋詩人潘閬曾在《酒泉子·長憶觀潮》一詞中讚道:“弄潮兒向潮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弄潮優勝者,除賞賜銀錢外,還插花披紅,鼓樂吹打,迎入城中。此時萬人夾道歡呼爭觀。可見當時習俗,對“弄潮兒”是相當尊敬的。民間婦女也以嫁給“弄潮兒”為榮。當然,這種“弄潮”之戲,萬分驚險,有生命的危險。弄潮的人多數為江上漁民、船工,他們為生計所逼,“冒利輕生”不得已而操此業。有的竟被驚濤駭浪吞沒,葬身魚腹。而豪門貴室,卻視貧民的生命為兒戲,以尋歡作樂。所以,“弄潮”之俗,清末民初已逐漸禁止。隻有觀潮風俗,千百年來卻依然如故。如今這一傳統觀潮風俗,已成為一年一度的具有杭州地方特色的旅遊項目。除海寧鹽官觀潮外,還推出“一潮三看”的特色旅遊,讓國內外旅客可以乘著汽車趕潮頭,在兩個小時內,趕赴鹽官、老鹽倉、丁橋三個觀潮勝地,領略到三處“錢江大潮動地來”的不同蓬勃氣勢,使杭州這一傳統的觀潮風俗得到更好的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