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經過一番努力和苦心經營,徐知誥在朝中漸漸樹立了自己的威信,也逐步培養了一批自己的人,以宋齊丘、王令謀為代表的謀臣,以周宗、馬仁裕為代表的心腹,以孫忌、常夢錫為代表的賓客,這些都是有真才實學之人。徐知誥非常器重他們,經常與他們一起商議國事。徐知誥紀綱憲度,粲然並舉,朝中政令暢通,人心穩定,徐溫雖遙控管理國政,但人心卻慢慢向徐知誥靠攏了,這是徐溫未曾預料的。
隨著徐知誥在朝中威信和人氣越來越高,逐漸引起了金陵的注意,尤其是徐玠。徐玠現在是金陵行軍司馬,此人擅長揣摩上級心思,喜歡搞一些營營苟苟的事,徐知誥不喜歡這種人,在廣陵時一直不給他升職,後來把他攆出了廣陵。但徐溫覺得此人善於處理人際事務,就把他弄到金陵來了,所以徐玠對徐知誥心存芥蒂。徐玠告訴徐溫要提防徐知誥,他對徐溫說道:
“徐公,徐知誥輕財重義,招賢納士,廣施恩惠,不得不防啊!”
“你是說他存有二心?”徐溫問徐玠。
“徐公,”徐玠上前一步說道,“徐知誥才能了得,他絕對不會甘於現狀的。現在他隻是迫於你的權力不敢露頭而已,一旦將來得勢,必然會原形畢露。而且他身邊已經聚集了不少能臣謀士,很明顯是在為長遠做打算啊!”
“他身邊是有一些人,這個老夫早知道,僅憑此並不能證明誥兒有二心啦。況且這些年誥兒盡心盡力、忠心耿耿,沒有越矩的行為啊!”
“徐公,”徐玠有點著急了,“徐知誥表麵對你言聽計從,但他絕不是一個老實的人,也絕不是一個簡單的人,他越這樣,越說明他心裏有鬼。他現在其實是在隱忍,暗度陳倉啊!”
徐溫最怕聽到這樣的話,因為他心裏也是矛盾的,他一直對徐知誥處於糾結的情感中。想到徐知誥小時候寫的那首詩,徐溫斷定他是個有大誌的人,再加上他能力超群,徐溫知道終有一日他會振翮高飛的。這些年徐溫也一直在暗中觀察他,希望他的心是向著自己的,畢竟是自己的養子,徐溫不願意往壞的方麵想,經常以自問自答的方式說服自己徐知誥值得信賴。以前嚴可求提醒過,如今徐玠說的也不無道理,如果他真的是在隱忍,那……,徐溫不願意再往下想,他沒有說話隻是踱著步,徐玠看著徐溫在猶豫,於是又補了一句。
“徐公,幾位公子都已經成年了,您可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啊!”徐玠這話說得有技巧,既在勸徐溫,也在提醒徐溫自己有好幾個親兒子。
“那誰可以替代誥兒呢?”徐溫問徐玠。
“徐公,二公子經過幾年曆練,已經可以勝任了,誰也不如自己的兒子親。”聽到徐玠直接說出徐知詢可以勝任,徐溫心裏暗自高興。雖然他有權任命徐知詢接替徐知誥,但話從別人嘴裏說出來感覺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外人當麵誇自己的兒子,這是哪個做父母的都喜歡聽的話。
“嗯,知詢這幾年確實長進不少,不能總靠爹的庇護,該給他點擔子承擔一些責任了,早給壓力早成才嘛!”徐溫臉上掛滿了笑容說道。
二
徐溫終於下定決心用徐知詢替換徐知誥,徐玠心裏有點小竊喜,因為意見被徐溫采納了,證明自己在徐溫這還是有價值的,而且借徐溫的手將了徐知誥一軍,算是出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