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年前。
那是一個明媚的日子,黃曆卻指——諸事不宜。
涼生門門主白廣浪在前往神殿後便斷了蹤影,當晚歸來,歸來的卻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而是一具剛剛失去溫度不久的冰冷屍身。
一夜間,涼生門掛滿了白綾,哭聲不止。
最傷心的莫過於這位門主留在人世的妻兒,妻子景氏不過一介婦人,雖說名門出身,卻一直安守本分,相夫教子,從不涉及門內之事,這門主一去,便沒了主事人。
小兒子白傲水不過九歲,二女兒白相瓊不過十一,都還是個少不經事的娃娃,哪裏主持得了大局?
所幸的是,白廣浪還有一個剛剛年滿二十的大兒子白棽水,雖然修為造詣上不及兩個小的,但是也接觸了不少門內事物,白廣浪的喪禮,門內的大小事物,皆因有他在,才沒亂了場麵,得以順利進行。
白廣浪喪禮期間,往來賓客如雲,卻有一家,很有分量的一家並沒有到場,那就是蓮生殿,不僅殿主不到場,就連一個代表也沒有露麵,同為五生,這一生之主仙逝,他們也沒個表示,不免遭人詬病。
不過人家沒表示,那也是有原因的,還是一個很令人深思的原因。
白廣浪出殯後,白棽水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去調查白廣浪的死因,最後查出,殺害白廣浪的凶手正是身在蓮生殿,人送外號鬼傑的衛頡,而衛頡殺害白廣浪的原因是因為私怨。
原來,衛頡在被人稱鬼傑之前和白廣浪發生過一些衝動,當時衛頡落了下風,遭人恥笑,就一直懷恨在心,一直努力修煉,伺機一雪前恥。
就在一個月前,白廣浪一個人出門,明麵上和暗地裏都沒有跟著人,衛頡覺得時機到了,就殺了白廣浪。
這是一個很遭人詬病的說辭,但是,衛頡就怎麼一口咬定,誰也沒辦法,隻能將衛頡送到了神殿,讓龍神來做出最終的決定。
送到神殿的時候,涼生門要求公開處刑衛頡,但是,有一人,力保了衛頡。
那個人就是龍神最疼愛的女兒——龍孜楹。
龍孜楹的說法是,人家這是私怨,你們涼生門不是總說什麼“生生死死,本是常態”,既然白廣浪死了是常態,為什麼就一定要衛頡去死呢?而且人家衛頡也沒失格啊!我看他就挺“忠”的,雖然白廣浪是他殺的沒錯,但這是因果關係,如果非要給衛頡降罪的話,也隻能送去罪城了。
龍孜楹怎麼一開口,其他五生也跟著倒戈,沒辦法,涼生門新上任的門主還太嫩,他們可不想為了一個不成氣候的小門主和龍孜楹起什麼衝突,要明白那個時候的龍孜楹可已經不是一個小丫頭片子怎麼簡單了。
所謂少數服從多數一直都是怎麼個理,衛頡被送去罪城也就怎麼決定了下來,不容有義。
五生的一門之主說沒就沒,凶手還能夠逍遙法外,這對於涼生門而言可謂一個奇恥大辱,自那以後,涼生門的人可謂恨透了龍孜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