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三年三月十六日,聖駕攜皇後梓宮駕臨通州,在皇長子永璜的帶領下,已經皇子們前往皇後梓宮前祭酒舉哀。戊時,皇後梓宮在皇帝聖駕的護送下,抵達京師,諸親王、文武官員,在東華門外跪迎。諸公主、王妃,諸皇子福晉,外命婦,在公主永鈺的帶領下身穿縞服,於東華門內跪迎。而嫻貴妃和純貴妃帶領內命婦諸人在長春宮門外縞服跪迎皇後梓宮從東華門入蒼震門,至長春宮安放。
看到巨大的梓宮棺槨在一片耀眼的雪白中出現在眼前的刹那,永鈺隻覺眼淚狂湧而出,耳邊一片轟鳴,隻在旁邊涴兒的攙扶下隨著禮官的唱和行禮、跪迎,淚水模糊了雙眼,早已看不到周圍的人,隻聽著震耳的哀樂,哭到在地,涴兒和錦紋極力攙扶,也還是無計可施。
哀痛之中,一雙熟悉的大手出現在永鈺麵前,耳邊傳來王進保那熟悉的聲音:“公主……節哀啊……”
乾隆幹澀而熟悉的聲音:“永鈺,扶著皇阿瑪吧!”
永鈺淚眼婆娑地抬眼望去,這才看到半月沒見的父親。離開京師前,儀容威嚴的乾隆,此時已經徹底瘦了一圈,下巴上胡子茬足有半寸,通紅的雙眼,含著說不出的悲傷。看永鈺淚眼模糊地望來,乾隆長歎一聲,無力地看著永鈺,含淚點頭道:“扶著阿瑪,去看看你額娘!”
永鈺呆呆地起身,扶著乾隆,在涴兒和王進保的攙扶下,跟著皇後的梓宮,向長春宮走去。一行四人,將身後跪在地上白茫茫一片的人群扔在身後。
永鈺昏沉沉地扶著涴兒,跟著乾隆慢慢地走進了長春宮的宮門,隨著乾隆的走進,院內守靈的一眾嬪妃三十餘人,跟著嫻貴妃和純貴妃跪迎皇後梓宮安放入皇後生前的寢宮正殿。眾人剛行畢跪禮,看到乾隆進來,紛紛有重新跪下向乾隆行禮。乾隆扶著永鈺悲痛地看著殿內的陳設,早已泣不成聲,低聲泣道:“皇後,咱們終於回來了,回來了……”
剛收了眼淚的永鈺聞言,再次失控地痛哭起來。隨著永鈺,嫻貴妃和純貴妃也放聲大哭起來,眾人也跟著大哭,院內頓時哭聲一片。
哭了一會,永鈺擔心乾隆,上前向扶著梓宮掉淚的乾隆,含淚勸道:“皇阿瑪,皇額娘回來了,您可不能悲傷過度,傷了身體……”
乾隆看著永鈺,連連點頭,王進保及時地捧了熱巾上來,永鈺急忙取了,遞給乾隆,乾隆擦了臉,這才收了悲痛,看著跪在外麵的眾人,向王進保吩咐道:“罷了。讓大家止哀吧。皇後看到了!”
王進保忙去傳旨,乾隆打量著永鈺,關切地點頭道:“聽說大格格早產,朕也沒來得及把賀禮送過去,稍後就讓王進保送過去,這可是大格格的體麵,你就不要拒絕了!身子可還好?”
永鈺忍著淚,含笑道:“阿瑪沒事,永鈺就放心了。如今,永鈺最牽掛的就是阿瑪和大格格了。”
乾隆連連點頭,含淚道:“你額娘硬是沒見到自己的嫡親外孫女,唉!”
永鈺含淚跪下道:“皇阿瑪,兒臣想為皇額娘主持大喪,請皇阿瑪恩準!”
乾隆急忙親自扶起永鈺,點頭道:“皇後大喪,你來主持宮中事物,乃是理所當然,理所當然!”
永鈺聞言,含淚點頭道:“永鈺打理好宮中,讓皇額娘順利走好……”話沒說完,眼淚便止不住地掉了下來。
乾隆長歎一聲,拍拍永鈺的手,點頭道:“好,宮裏的事交給你吧,朕太累了……”
旁邊王進保立刻含淚向永鈺道:“公主,皇上已經三天沒合眼了……”
永鈺大吃一驚,立刻拉著乾隆,輕聲道:“阿瑪,眼下您可不能有事,宮裏的事交給我,您快去歇歇吧!”
乾隆欣慰地看了永鈺一眼,點頭道:“好,朕放心了!”
王進保聞言立刻高興起來:“主子,早就該歇息了!”
永鈺忙對王進保吩咐道:“快扶著皇阿瑪回養心殿休息,宮裏的事,都交給我來處置!”
王進保急忙打千道:“奴才一定照顧好皇上,公主可也要保重身體,能交給奴才們去做的,就讓奴才們去做!”
說畢,立刻快步出了大殿,向殿外揚聲道:“皇上起駕養心殿!”
門外眾人急忙再次跪下,恭送聖駕。永鈺扶著乾隆上了肩輿,這才再次行禮,恭送聖駕離開。
跪迎皇後梓宮回宮,嫻貴妃和純貴妃等人原本想著借此機會討好皇帝,為此做了不少準備,尤其是嫻貴妃,特地穿了淺藍色宮緞旗袍,罩著孝袍,甸子上特地戴了一支小小的銀製點翠掛珠釵,特地用了最好的胭脂,雖然不敢多用,卻還是在眼角淡淡地勻開了一些,手帕提前浸了辣椒水,預備著在乾隆麵前哭個梨花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