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2. 《把自己變成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長》
父母不光要當好監護人,還要做孩子的朋友。凡是孩子能做到的事情,大人不要替他去做。孩子進一步,大人退一步,這就是成長。
——中國教育家 陳鶴琴
我始終記著兒子曾經跟我說過的話:“如果我的看法和媽媽你一樣,我就可能該是三十歲,而不是十三歲。”要和孩子做朋友,真正的辦法就是和孩子一樣成長一次,以幼兒的眼光看待看待三歲的孩子,和他一起過三歲的時光;以童年的眼光看待童年的孩子;以青年的眼光看待青年的孩子,和他一起走過懵懂的童年、走過躁動的青年時代。不要以為我們媽媽是屈就了,實際上我們是高攀了,很多時候我們的“腦袋”都隻有“墊起腳尖兒”才夠得著孩子們的思想。
我經常教育孩子做人要寬厚有愛心。記得有一天放學,兒子一進門就委屈地問我,同學每次向他借東西他都會給,而今天他的橡皮丟了,為什麼同學卻不借給他。
我並沒有正麵回答她,而是問:“如果那個同學下次找你借東西你還借給他嗎?”孩子想了一下告訴我:“還會借給他,因為自己不能和那個同學犯—樣的錯誤。”我聽後欣慰地笑了,告訴他:“你是個好孩子,一定會和所有的同學做好朋友!”而且從那以後我發現孩子總是在鉛筆盒裏多放一塊橡皮。我覺得孩子在逐漸成熟起來,而我也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不斷成熟。
關於孩子學習方麵的教育,我覺得低年級的孩子最首要的是培養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的自覺性。首先媽媽要為孩子營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從孩子上學以來,我的家裏除了周末,晚上一般不邀請朋友來訪,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盡量保持室內安靜,作為媽媽這個時候我們也會看書、看報,在提高自己文化修養的同時也能增加家庭的學習氛圍。從孩子第一天上學起,我就要求他放學後回家第一件事是寫家庭作業,之後才可以看六點至六點半之間的兒童節目。吃過晚飯,我會和他一起坐到字台前複習一天的課程並檢查作業,然後預習第二天要學的知識、整理課本和書包。這樣半學期下來,孩子已經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進入二年級以來,他都是獨立安排在家裏的學習和作息。我的孩子特別喜歡看書、看報,我發現以後就給他買各種他喜歡的兒童刊物,現在隻要在家沒事的時候,他總是會捧著一本書津津有味地翻閱,甚至於上衛生間他都不會忘記拿上一本書。當然這不算是好習慣,但每次看到孩子專注的表情,我都不忍心去阻止。
孩子的業餘生活我們也安排得很豐富,晚上我們會利用一些時間同孩子一起到樓下跳繩、跑步,做一些適當的體育運動,雙休日我們會帶孩子去書店買一些他喜歡的書,放長假的時候,我們會帶著孩子去旅遊,開闊孩子的視野。
看著孩子逐漸成長和進步,作為一名媽媽我覺得更需要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和孩子共同成長。
孩子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