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7 廣告對城市的塑造(1 / 1)

第七章 7 廣告對城市的塑造

我問一個第一次來天津的人逗留兩天之後對天津的印象如何?他禮貌而嚴肅地恭維說:天津真是一座酒城!我大惑不解,公認的八大名酒中沒有一種是天律生產的,天津人也不以嗜酒而聞名於世,他何來這種印象?

他解釋說:進入天津市第一眼看到的是馬路的上空和一座建築物上橫扯著一條條長長的白布,上印紅色大字:感謝天津人民對古井貢酒的厚愛!古井貢酒向天津人民致意!

著名的大光明橋的橋頭,矗立著兩個巨大的酒瓶,令人想起南京長江大橋橋頭高高豎起的三麵紅旗。三麵紅旗是那個年代的象征,大光明橋橋頭的兩個巨大酒瓶是不是天津城的象征呢?經濟技術協作大廈,是各省駐津辦事處的所在地,是一座很別致的大樓,如同一個巨人張開臂膀歡迎來自四麵八方的朋友。如今張開的臂膀摟住了西鳳酒,雙肩上分別扛著國酒茅台,玉液之冠,好客變成了好酒。大街上的電線杆子中央掛著孔府家酒和孔府宴酒的白色旗幟,活像酒館的幌子,整個天津城就像一個大酒館兒,引得人一陣陣酒興難挨。

―這就是廣告對城市進行包裝的結果。本來中國要評選酒城,絕對沒有天津的份兒,但廣告誤導了陌生人。正如有的地方,電線杆子上貼滿了賣壯陽藥和治性病的廣告,那個地方卻未必就是黃泛區。

廣告已無處不在,無孔不入,構成了一種鋪天蓋地的社會存在,且還以排山倒海之勢發展著。人們陷入了廣告的包圍之中,有人在廣告的汪洋大海裏如魚得水,借此緊密了自己和物的關係。有人無奈,對廣告習以為常,熟視無睹。有人大度,喜歡從文化的角度欣賞或評判廣告,很少根據廣告去投入自己的感情和財力。有’人厭惡,能不聽就不聽,能不看就不看,實在躲不過也不信。虛假廣告、垃圾廣告太多,不僅對人們的視覺和聽覺構成了汙染,而且汙染了人們的心靈,汙染了城市的景觀,扭曲了城市的風格。

不管人們對廣告持什麼態度,喜歡也罷,厭惡也罷,蓉忍也罷,拒絕也罷,廣告隻會越來越多,而不會越來越少。商品世界就是廣告世界,商品大戰就是廣告大戰。不管你承認不承認,接受不接受,廣告已經成為一種社會文化,不斷為現代社會創造新語言。如:減肥茶的廣告一健康長瘦;驅蚊香的廣告一默默無蚊;服裝店的廣告一一衣帽取人;生發靈的廣告一聰明不必絕頂;臭豆腐的廣告一臭名遠揚;衣領淨的廣告一再現領袖風采也應該承認一個事實,眼下好廣告太少,垃圾廣告太多,而且強加於人,廣告給社會以巨大的影響,社會對廣吿卻沒有發言權。中國也有廣告協會,應該組織消費者對廣告進行評比,每年評出最好的廣告,也評出最差的廣告。讓廣告商懂得,不僅要對自己的經濟利益負責,還要對社會對群眾負責。否則,廣告作為商業大戰的硝煙,就會任意彌漫,一個城市、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就會逐漸失去自己原有的麵貌。

最近從報紙上看到一個材料,美國每年的廣告費用占國民生產總值的百分之二點四,日本占百分之一,中國隻占千分之一。我恰巧去過美、日這兩個世界廣告大國,它們的電視、報紙、雜誌、商店櫥窗裏的廣告很厲害,但城市的公共空間卻比較幹淨,每個城市都保留著自己的曆史風貌和現代風格,中國的廣告業剛剛起步,城市的大街小巷卻搞得花花綠綠挺熱鬧,勝過文化大革命期間的紅海洋。難道廣告商不懂得物極必反的道理嗎?照此發展下去,倘若有一天中國的廣告費用達到美國和日本的水平,每個城市都成了廣告牌,城市人將找不到一塊清淨的公共空間了。

城市的公共空間不該隨意而廉價地賣給廣告商。

我想全國人民都讚成、都欣賞天安門城樓上和天安門廣場上沒有廣告。為什麼呢?

1995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