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8.“限行令”最後一刻修改(1 / 1)

第九節 8.“限行令”最後一刻修改

為奧運交通之便,北京市交管局等相關部門費了不少心思,自7月20日起實行機動車單雙號限行,這事是早已知道的。而與“限行”同時實施的,還有不少“暢行”的舉措,出台了不少“人性化”措施,據我所知,人們對此還是滿意的。看來“以人文本”還真是頗見成效。又聽說,此次限行實施前,家有同為單號或雙號轎車者,可以到交管部門改牌號,以使車子交替使用。我相信,家有兩輛轎車者在北京不是多數,可連這都考慮到了,對服務的對象來說固然是體貼,更可貴的是弘揚了一種盡可能方便他人的社會風氣,對於和諧的社會氛圍,實在必要。

由此忽然想起,以更為人性化的方式做管理工作,應該是北京交管部門的“老傳統”了。幾年前,該局宣傳處一位領導就找到我供職的中國作家協會,希望請幾位詩人寫一些比較人性化的標語,以改變當時交通標語冷冰冰的狀態。詩人葉延濱那句“司機一滴酒,親人兩行淚”就是那次行動的傑作。我們曾和葉延濱開玩笑說,那是你流行最廣的名句,凡有汽車處皆詠葉詞。

7月19日晚上,交管局又讓我感動了一把。那晚回家看電視,見到一則滾動新聞,大意是說北京市交管局的“限行令”有所修改,7月20日至9月20日機動車按單雙號行駛期間,每天設置三個小時緩衝時間,零時至三時機動車上路不受單雙號限製。

我知道我的感動或許會被譏為“奴性”——放行你三個小時就“皇恩浩蕩”啦?就“山呼萬歲”啦?我之感動並不是感激涕零,而是為這一改動所體現出的交管部門的工作原則而欣慰,那就是,既要保證奧運的交通暢達,也要盡可能照顧群眾需求。試想,淩晨零點至三點,能有幾人開車上街?可如果某一人家恰巧此時有急事用車,卻又不能在零點前歸巢,半夜三更,如何是好?有了這三小時的“緩衝期”,豈不救他一命?

這“緩衝期”的增加,在“限行令”實施的前夜出台,又是北京交管“以人為本”的範例。

細考,在北京,類似的好事應該還可以數出不少。就拿公廁來說,修得好了,而且免費了,而且遠遠還有路牌提示:公廁距此多少米。“不以善小而不為”,善哉善哉。這使我想起自己曾在紐約帶著一位朋友四處尋找廁所,先是在地鐵裏,後是到了大街上,實在是沒了招兒啦,最終隻好找到一個僻靜處,對那朋友說,看來也找不到了,您自己就這兒解決得嘞。那朋友大嘴一咧,苦笑道:“不用啦!”……

十年過去,紐約的這類問題,也該解決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