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完全是艾小晴沒有想到的事情,這種成功也超過了楊老師的預期,他雖然知道艾小晴可以這樣做,但沒有想到艾小晴卻能做的這麼好!
而且畢竟在大城市待過那麼多年,而且又受過專業的企業管理教育,艾小晴在幫這些單位製作廣告策劃的時候,同時也在不斷地幫他們研究查找管理上的一些不足,並提出了不少實質性的建議。同時,艾小晴還充分了發揮了短視頻的效用,就是用手機拍的一些小視頻,再配上一些煽情的文字,都有很大的傳播量。而這些傳播,又無形中,給這些企業單位帶來了商機。
這些也引起了馬晶晶的關注,源頭是艾小晴在一片銀杏林中的自拍。滿地的金黃裏,艾小晴揚起臉,伸出手接下一片飄落的銀杏葉。陽光從上麵照射下來,散發出迷人的光輝,視頻中的女孩甜美動人,與周邊的美景恰好地融合在一起。這個視頻放到了網上之後,這片銀杏林很快就成了家鄉這個小城市的一個網紅景點,隻是不少人慕名前來後,都非常失望,因為發現那片銀杏林不僅小得可憐,而且周邊的環境也很差,甚至堆滿了垃圾,不少人都說,如其來看銀杏林,還不如來看那個視頻中的美女。
但不少人卻也從中看到了商機,於是不少人,就紛紛進城采購銀杏種子,一時間,市場上的種子竟然都短缺了。
馬晶晶能知道這一切,也是因為這件事驚動了政府,一些鄉政府紛紛提出要大規模種植銀杏,請求政府費用支持,以發展鄉村旅遊業。
當馬晶晶最後查到這最初的帶動點是艾小晴的時候,非常地驚訝,他承認艾小晴是漂亮了一點,但沒有想到她竟然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帶動了家鄉小鎮的養殖業和種植業的發展!這不禁真是再次讓他刮目相看了!為了更好地將這個“扶貧”事業做大,艾小晴辭去了學校裏的代課工作。再加上賺來的提一桶金,艾小晴有底氣了很多。她原本隻打算在家裏休養一陣,然後就繼續南下的,但當她看到家鄉的父老鄉親,一個個領到那免費的豬苗和雞苗的時候,那種欣喜和激動真是難以形容!所以,她決定先盡力幫家鄉人民脫貧致富再說。
豬苗和雞苗是按照每家每戶的具體情況來分配的,人口多的,就會多分到一隻兩頭豬,不想養豬的人,就多分一點雞苗,這些自己喂養的豬,可以自己吃掉,也可以直接再轉賣給養殖場,養殖場根據市場價位進行回收,至於豬伺料,則根據養殖家的情況來分配,一般隻對五保戶家庭或者一些失去勞動能力的人提供。養殖場還有一個扶貧的模式,那就是農民也可以大批量購進雞苗和豬苗,養殖場可以以很優惠的價格給他們,然後待雞苗長大之後,再上門回收。
這個優惠的政策一出,艾小晴的爸爸首先就響應了,想搞養殖是他的多年的心願,隻是一直沒有門路,如今竟然有這麼好的事情。與艾小晴商量了一下,他們很快就拿出了兩萬,對樓上的幾間房進行改建,並買進了不少養雞的設備,照明燈等,第一次買雞苗,艾小晴和父親隻購買了一千隻。
為了照顧好這群雞,艾小晴的爸爸幾乎夜夜不敢閉眼,晚上都要時不時進去看看,防止有雞苗發生了瘟疫。溫度太高的時候,要努力降溫,還不時進行換水,每天都要清理一次衛生。
艾小晴看到父親每天提幾十桶的水上上下下,很是辛苦,自己也幫著一起提。他們養的雞是那種純白色的大肉雞,兩個月就也成熟出籠了,而且肉質很是嬌嫩可口,這種雞在市場上也很暢銷。
經過兩個月的努力,第一批雞他們除去成本之外,竟然賺到了三千元,三千元雖然不多,但對種一年上頭的田也賺不到多少錢的農民來說,也算是很不錯了。而且養雞比養豬的周期要短很多,也容易實施起來,就是要稍微辛苦一點。這兩個月下來,艾小晴人不僅瘦了一圈,也黑了一層。
很快地,看到艾小晴帶頭致富之後,家鄉有點條件的人,都紛紛打起了養雞的主意,不少家裏拿不出第一筆資金,艾小晴做擔保,養殖場同意先提供雞苗,到時候雞長大之後,再扣減成本。
隻是這個工作的確辛苦,賺的都是辛苦錢,不少人嚐試了一下,就放棄了。因為太心疼年過半百的父母,在漸漸摸清了養雞的經驗之後,艾小晴也勸父母放棄了,她將精力集中到幫一些農植廠做廣告策劃上了,後來,她又為一家農產品小廠設計出了一副動漫主題的廣告策劃,也獲得了好評,又賺了幾萬塊錢,但家鄉畢竟還是一個小城市,很快地,市場就漸漸趨於飽和了,艾小晴想進一步有突破,就又遇到了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