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九月十八日,既是日軍侵占中國東北三省的日子,也是第一次長沙會戰的總攻日,它還是阿南惟幾長子的出生日。
就在這一天的拂曉,阿南惟幾精心準備的加號作戰在隆隆的炮火聲中全麵開始了。
日軍第三師團、第四師團、第六師團、第四十師團以及別外的五個支隊,沿著新牆河的北岸全線渡河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這時,薛嶽依舊認為這僅僅是日軍的佯攻,阿南惟幾的真正用意是要從兩側包抄過來。
兩天之前,就有情報顯示日軍連架設浮橋的器材都運到了新牆河的岸邊。
九月十七日的深夜,情報人員通過竊聽日軍後方的有線電話,十萬火急地報告給戰區司令部:“日軍嶽陽前進指揮所要求他們的各師團,做好在九月十八日淩晨發起全麵進攻的一切準備。”
阿南惟幾的用兵一貫真真假假,越是明顯的跡象就越是可疑。薛嶽不敢輕信,隻對參謀長說了一句:“明天,我們再視情況而定……”
薛嶽不知道,這將是一個血染的明天。
02
夜雨剛收的清晨,第十一集團軍司令官阿南惟幾主持了例行的默禱儀式之後,就把雪亮的指揮刀直指湘北。
防守新牆河一線的部隊正是歐震的第四軍。這支部隊曾屢屢建功立業於沙場,在北伐時期就所向披靡,贏得了鐵軍的美譽。
大雲山之戰,戰區已經把歐震的第五十九師和一零二師大部調走了,在防守陣地上隻剩下他的第九十師和一零二師的一部。
兩個波次的飛機轟炸,就將新牆河南岸的工事摧毀殆盡。
緊接著就是以數十輛坦克為先導,勢不可擋地向前推進,步兵跟在坦克後麵冒著守軍的彈雨強行渡河。
在湘北並不寬闊的正麵並列著日軍的四個主力師團,這時就如同四隻凶猛的野獸一起撲了上來,
守軍的老兵們都說,從來沒有見到這樣的強攻陣勢……
在長沙城裏,司令部的參謀們原以為能夠堅守三天的第一線陣地,在兩個小時之內就被全麵突破了。
03
防線剛被突破,立即就演變成了全線潰退。日軍一路追殺,也長驅直入。
臨戰之時,指揮官的猶豫和舉棋不定,自然就不可能聚集起各個部隊有限的戰鬥力。
日軍的飛機、坦克、騎兵和載著士兵的大卡車沿著長嶽公路一起向長沙猛撲,所有打散的國軍都隻敢穿山越嶺往回撤。
他們失去指揮,編製混亂不堪,很快就被日軍甩到了身後……
日軍總攻開始後,薛嶽這才如夢初醒。戰場上的形勢瞬息萬變,一天的潰敗就使薛嶽陷入了無兵可調的困境。
薛嶽急電重慶軍委會,請求中央迅速從其他戰區調兵來援,以免形勢惡化後產生更加嚴重後果。
開戰僅僅一天,就連長沙腳下的嶽麓山也不再安全了,薛嶽立即將第九戰區的司令部全部南遷到了朱亭。
04
陪都重慶也是秋色正濃,在軍委會的作戰室裏,蔣介石與幾位高級軍事幕僚們如同在看一盤不好走的棋,圍在作戰地圖前都一言不發。
日軍的攻勢銳不可擋,這時還有誰敢去挫其鋒芒?
直接調兵增援根本也都來不及了,好在祖先還給我們留下了一個圍魏救趙的故事。
宜昌是長江水上交通的咽喉,曆來都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
這裏失陷以後,宜昌機場就成了敵機不斷轟炸重慶起飛點。僅今年六月五日一天,就使市民死傷超過了三萬餘人,其中死亡一萬餘人。
蔣介石急令第六戰區的司令官陳誠全力攻擊宜昌,那裏駐有隸屬於阿南惟幾的第十三師團,這個視軍人榮譽為生命的天皇近臣應該不會無動於衷吧?
九月二十日,軍委會向第九、三、五、六戰區同時下達命令:“為了協助第九戰區對日作戰,第三、六、五戰區應各以有力一部出擊,積極策應湘北戰局。”命令還規定:“第三戰區向當麵日軍發動全麵遊擊,以一部佯攻南昌;第五戰區向日軍發動全麵遊擊,相機襲擊其重要之據點;第六戰區向荊門、宜昌之敵積極襲擾,努力收複宜昌。並佯攻嶽陽,威脅敵第十一軍的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