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躺在大浴缸裏,卡琳娜聽到了萊爾英匆匆離開的聲音。
蘊蘊而暑,隆隆而雷,集聚的水蒸氣使卡琳娜仿佛又回到了熱帶叢林。
卡琳娜從小就痛恨唯利是圖的行為模式,她的理想是重新回到城堡時代,浪漫的莊園,清澈的河畔,躺在薰衣草上仰望藍天白雲……
大學畢業以後,她首先就去了英國統治的印度和緬甸。在美麗富饒的恒河流域,她瘋狂地愛上了一個流浪的德軍上尉。在她的眼裏,這人就是她心中的亞瑟。
卡琳娜的外祖父是英國著名的數學家喬治?布爾,她的小姨是愛爾蘭近代風格獨特的女作家伏尼契。
她的小姨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美、理想和藝術,同情也大力支持過所有為自己民族解放事業而奮鬥的革命家。她筆下的亞瑟就是一個勇於獻身的意大利革命黨人,有著寧死不屈的高尚情操……
卡琳娜也是這樣,她也一直是納粹運動的堅定支持者。
02
一戰之後,戰敗的德國軍人既流血又流淚,淪落到了社會的最下層。
在他們中間也不乏民族的精英,他們發誓要重建一個光榮而強大的新德國。
臭名昭著的凡爾賽條約使德國受到了很不公正的製裁,既解除了它的武裝力量,又令其割地賠款……
現在,卡琳娜是在為一個神聖的帝國夢而奮鬥,是要徹底清算小市民般的瞎鬧,以及那些邊打算盤邊刪改法律的奸商們,她也是要從頭恢複自己血統裏的高貴與尊嚴。
卡琳娜也不喜歡狂悖的日本人,不過也不會跟莎瑞一樣,不顧事實地瞧不起他們。
珍珠港事件後,日軍橫掃香港、新加坡、菲律賓、馬來西亞以及印度尼西亞,英美聯軍在他們的攻擊下紛紛一觸即潰……在不久的將來,日軍和德軍應該就會在印度或者伊朗境內完成曆史性大會師。
其中,緬甸的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日本希望以此為支點,確保自己實現大東亞一體的戰略構思,從而與北麵的滿洲國互為掎角之勢。這裏不但能控製左右彷徨之泰國和越南,還能封鎖英國人的馬來半島及蘇門答臘等地,完全遮斷中緬和中印之間交通,迫使重慶政府迅速地瓦解和投降。
早在十年之前,日本人就向緬甸派遣了大批浪人和特工人員,以僧侶、商人、醫生、護士和教師等身份在緬甸定居,搜集情報,收買人心,挑撥人民仇視英緬當局並離間長期友好的中緬關係……
中國、美國、英國和日本四國的較力還沒有完全開始……就已經不難以預見,緬甸的戰事隻會給同盟國的前景雪上加霜。
03
走出浴室,卡琳娜看到莎瑞靠在沙發上翻看當天報紙。
“有什麼新聞沒有,快給我都讀出來聽一聽,關了小半天,就像是被半了小半年。”
莎瑞翻開手中的報紙機械地念道:“三月八號,日本占領緬甸首都仰光。同一日,爪哇島上的荷蘭軍隊也向日本投降。三月十一號,美軍駐菲律賓武裝的總司令麥克阿瑟,登上魚雷艇已經偷偷回國。離開時,他仍然表示心有不甘,自己會從頭再來……”
“死丫頭,你這是讀的那一門報紙……”
“頭,這小日本也大牛了吧?他們該不會搶在我們的前麵,拿下你的印度半島。”
卡琳娜用浴巾反複地擦弄著自己的頭發:“問題是在緬甸,除非是中國軍人拿出拚命的勇氣來。”
莎瑞扔下了手中的報紙,漫不經心地說:“現在,同古就打得很激烈,可憐的中國士兵根本不知道他們是在為誰而戰。”
其實,在緬甸的問題上,英國人的行為卑鄙之極。
戰事之初,他們既無力作戰,還要想保住自己種種的既得利益,不願意中國軍隊撞進他們的地盤,動了他們餐盤上的奶酪……接二連三的慘敗後,他們又把這些中國士兵喊到緬甸來當炮灰,以便掩護自己的大潰退。
再看一看重慶政府的行為吧,他們的前後舉措也是很不搭調……
三八年,中國鑒於粵漢鐵路和滇越鐵路已經日本人狂轟濫炸,海外華僑捐送的各種物資難以運輸回國,就動用數十萬的民工,胼手胝足,翻山越嶺,經滇西橫斷山脈,跨怒江、瀾滄江和漾濞江三大河流,用八個月時間搶築了長達七百多公裏的滇緬公路,可以說是創造出了世界工程史上的一大奇跡。
今年初,日軍攻占越南並進駐泰國後,滇緬公路就成了重慶政府最後一條還能夠使用的國際交通線。
到了三月八號,英軍一聲不吭就放棄了仰光,使得無數的美國援華物資被拋棄在碼頭和公路上,成了日本人喜出望外的戰利品……
這時,再出兵緬甸,守衛已成無源之水的滇緬公路,簡直就是癡人說夢,異想天開。
這不僅不能挽狂瀾於既倒,還正好成就日本人已經暴露出來的戰略意圖。攻其必救之急所,選擇在有利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裏進行決戰,這也正是中國兵法最精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