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趕到海棠鎮,阿侯山鷹和卡琳娜寫了一個幺店子,就出去喝酒了。
彝族人喝酒的方式十分奇特,俗稱喝轉轉酒。這時,大家皆席地而坐,圍成一個很大的圓圈,一杯酒從一個人手中依次傳到另一人的右手中。大家視自己的酒量大小各飲一口,不醉不休……
相傳:以前在一座大山中,住著漢人、藏人和彝人三個結拜兄弟。
有一年,三弟彝人請兩位兄長在家裏吃飯。到了第二天,吃剩的糧食就變成了香味濃鬱的米酒。三個兄弟你推我讓,最後大家就喝起了轉轉酒。
一般說來,喝到了耳熱酒酣之際,在座的人就會盤根根說起自己的家譜來,好像每一個彝族人都能說出自己幾十代的祖先。
據說,有人能一口氣背出三百代父子聯名的譜牒,按照學者們共認一代約相當於三十年來計算,彝族人的曆史可以追溯到九千年以前。
當天晚上,阿侯山鷹解決了羅洪甲木和阿爾基沙之間的糾紛,就打發他們回了北邊的大樹鎮。
搖搖晃晃地回到了幺店子,阿侯山鷹還沒有一點睡意,就讓卡琳娜陪著自己向火,沒頭沒尾地說起了他的祖先。
02
古侯家的譜牒可以追溯到古侯丘涅,那大概是在二千七百年之前。
在彝語裏,古侯的意思是想得周到,丘涅的意思是思維敏捷而有遠謀。
漢人的譜牒是寫成書,司馬遷的一部史記就彙編了很多跨越五千年的帝王譜牒。
彝家人則是依靠世代口授,一代代口口相傳。一個小男孩從三歲開始,就得跟著自家的老人,學習和背誦整個家族的譜牒,這就避免了秦始皇焚書坑儒所造成的文化災難。
這樣的譜牒就像是生命的河流,裏麵還深藏著許多鮮為人知的曆史典故與人文故事。它是一個家族成長的腳印,也是有血有淚的生命之殤。
阿侯山鷹能說清楚的一世祖叫阿普篤慕,他擁有整個古蜀國,背靠秦嶺,麵向雲南和外麵的大洋。
阿普篤慕的漢名叫做杜宇,又號稱望帝,娶妻朱利。
立國後,巴蜀大地上洪水泛濫,杜宇就派鱉相四處治水,勸人務農,國勢大張。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李白的這一首詩就是懷念故主望帝,相傳望帝禪讓給鱉相後,就化成了子規鳥,每年都要催人春耕。
03
阿普篤慕之後有阿度魯普,阿度是千千萬萬的意思,魯普掌管一方天地的王者。
阿度魯普擁有邛都國,相臨的古滇國、夜郎國和青衣國也都是阿度魯普共祖的兄弟。現在,西昌的安寧河穀,還有很多的巨石墓,就是邛都國的遺址。
在漢書上還記載了一古僰侯國,王室的遠祖叫吉木博弘。漢語是把博弘譯成了僰侯,才有了僰侯的提法。
在涼山地區,今天還能夠聽到這樣的對唱:“吉木七子誰是媽媽的大兒子?吉木七兄弟吉木博弘就是媽媽的長子……”
古僰侯國的有個太子,叫僰侯羿子,他在山崖裏找到了一顆夜明珠,於是大家就稱他為博合。博或者僰在彝語裏都是光亮的意思;合或者侯是供奉和祈禱的意思。
後來,漢人來搶夜明珠,就滅了在四川宜賓地區的僰侯國。
僰侯羿子帶著神珠一路南下,逃進了大渡河南麵的原始森林裏。
漢軍搜索無果,就說這裏的山太涼,不能再向前麵繼續追捕了。從此,大渡河以南的山區就被叫成了大小涼山。
04
從一世祖僰侯博弘開始,阿侯山鷹可以完整地背出自己的譜係來。
他說,在殷末,周武王伐紂,僰人就到中原參加了孟津大會,誓師牧野。
滅紂以後,僰族將軍哈段藤受封為僰侯,又叫阿大王,在川南有領地三千裏,立國都於宜賓的興文。
到了僰侯羿子一代,這個先王的故事就被神化成了彝族的英雄支格阿龍,傳說他擁有會飛的本領。其實這是望文生義,漢字裏的羿就是飛翔的意思。
在彝族的民間,至今還流傳著一句關於羿子的諺語:索哈格瑟頗,索度木瑟頗,索瓦井瑟頗,索日屋木字。意思是:三百君臣之主,三千領地之主,三萬奴隸之主,靠過三朝皇帝之王。
大約在宋初或者宋朝中期,遠祖阿董投誠,得到了大宋朝廷的封任。
這事在宋史裏有記載,稱董蠻在馬湖江,古之僰侯國也。唐羈縻馴、騁、浪、商四州之地,其酋董氏。宋初有董春惜者貢馬,自稱馬湖路三十七部落王子。
其後,又有阿董紫茲,在雷波建立了紫茲城府。
紫是指君王,茲是指立基業。在彝語裏,那裏最初是叫紫茲木,後來才變音成了更簡便的茲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