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林方筠再次蘇醒過來,看到了從天下投下來的陽光。
唐澤進就坐在她的身旁滿臉是笑:“給我們再說一遍吧,軍統給你的任務是什麼?”
難道自己在昨天晚上已經全部招供了,林方筠使勁地搖了搖頭,完全想不起以前發生過什麼事了。
“我……我在軍統是呆不下去下,戴老板一定會親手斃了我……”
這是最後的說辭,戴笠要求林方筠天天都要背誦數十遍,並說這是最後萬不得已的救命稻草,要把它刻在心上。
認真聽完林方筠絮絮叨叨的講述,唐澤進狠狠地扭了扭林方筠的臉:“小乖乖,不是有貴人保你,我現在就扔你去喂狗了。”
這顯然是在恫嚇,林方筠感到自己的老板真是料事如神,這最後一道的保險繩還真是很管用,立即就打消了日本特務百般猜疑的目光。
“我口渴……”
“少羅嗦,馬上跟我進城!”
一旦屈服,林方筠發現自己看到唐澤進就心裏發怵,自然是不得不從。
02
這天上午,鄧秀廷在西昌老城的中心地段買下了寧遠樓,頗為得意。
西昌是滿清王朝寧遠府台衙門的所在地,也是雲南與四川兩省的交通樞紐。
這是一幢頗有些歲月的兩層木樓,上下各有裝飾講究的八間房,全都一色的楠木地板和鬆木牆裙。
在老城區,這是一幢標誌性建築。傳說,它以前是國民黨元老李根源的私產,一直由他的故人林炳南代為管理。
李根源是雲南騰衝人,前清時期的秀才,洪門堂主。曾留學於日本士官學校,回國後創辦了雲南講武堂,組織並領導了推翻滿清的雲南重九起義。後來,又幫助蔡鍔將軍發動了討伐袁世凱複辟帝製的護國軍起義。
這十年來,鄧秀廷一直想盤下這幢樓,始終都無從下手。
林炳南自恃有洪門和軍隊的背景,從來就沒有把草根出身和做事不講章法的鄧秀廷放在眼裏。
大約是在兩月前,有人出重金請鄧秀廷協助調查一個名叫周其萍的小學教師。
這個地頭蛇在無意中發現周其萍有十分明顯的親共傾向,而且經常與寧遠樓的林炳南相往來,頗為親密。
周其萍被軍統秘密抓捕以後,鄧秀廷立即就派人敲打林炳南,果然,對方隻說是家裏有一些事,急需用錢,願意折半價脫手寧遠樓。真是妙不可言,鄧秀廷也知道周其萍的背景很特殊。現在揀了一個天大的便宜,自然就應該做一做好人了。
以前,沒有生意頭腦的林炳南在這裏經營茶水,倒是養尊處優,隻圖有口皆碑。
近幾年來,民生凋敝,清淡茶水生意越做越難,每天的流水收入僅夠維持經營成本。
自然是不能再做茶水生意了,有人建議鄧秀廷把它改成新潮娛樂場,還給取了一個很響亮是名字:快樂老家。
鄧秀廷十分喜歡這個新穎的名字,剛剛從林炳南的賬房手裏盤點完家具和其它雜七雜八的積壓物資,就把自己預訂的門匾給掛了上去。
03
鄧秀廷已過天命之年,他的一生闖過無數次的驚濤駭浪。
在幼年,他吃過大苦。成人以後,便跟著馬幫走南闖北跑生意。合夥投資的馬幫被黑彝頭人搶了以後,他便夥同一幫兄弟成立了武裝護商隊。
上不靠天,下不靠地,鄧秀廷全憑自己渾身是膽,手提一杆老式的漢陽造,硬生生地從黑彝頭人的屁股下麵打出了一片屬於他的新天地,成了西昌響當當的英雄人物。
三九年的元旦,西康建省後統轄藏屬、雅屬和寧屬三地。藏屬包括川邊藏區,也就是阿壩和甘孜兩州;雅屬是指雅安地區;寧屬便是指這裏的西昌地區。
雅屬之地有漢源王羊仁安,在寧屬之地就要看西昌王鄧秀廷的臉色了。
鄧秀廷現在是寧屬靖邊司令官,手裏有三個能征善戰的漢彝混編的作戰團,屬於西康省主席劉文輝的二十四軍的編製。
鄧秀廷能成一番氣候,還得宜於他順應了時代的大潮流,成為了白彝四十八甲運動的帶頭人。
所謂四十八甲運動是指涼山農奴謀求解放的一係列政治和武裝鬥爭,其矛頭直指占統治地位的黑彝頭人。
彝家有句古老的諺語:“彝族四十八家支,黑彝十二家,白彝數不清。”
在大小涼山裏,少數黑彝貴族壟斷了政治和經濟的權力,對白彝、安家娃子和鍋莊娃子想殺就殺,想賣就賣。
當辛亥革命成功以後,很多的家支白彝都喊出了這樣的口號:“趕走黑彝、各自當家!”
在這個風口浪尖,鄧秀廷專殺黑彝的護商隊深受白彝們的擁護和支持,規模也從最初的十幾人迅速發展到了幾千人。
這支力量曾經在康定地區重創過被英國精心武裝起來的西藏叛軍,極具戰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