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九卷:千麵淫娃 第七章:沙石場(1 / 2)

01

燕子磯鎮上有一條不長的獨街,兩旁的門麵都還沒有開門。

防火牆上用石灰刷上了白色的大標語:清鄉肅共,和平建國,實現大東亞共榮。

“馬站長呢?”

“在江邊的沙石場,聽說周墩子昨晚最後到那裏露了一露臉,還隨便撈走了兩個勞工。”

栗原北雪有些不解:“這人不是已經翻車落江了嗎?”

“是把我們站長的車開進了江水裏,現在已經打撈起來了,車門敞開著,裏麵也沒有人。”

“哦……”

栗原北雪感到問題嚴重了,這應該意味著周墩子已經接出了周小蘭,選擇從長江水道上逃了。

“周墩子什麼時候沉的車?”

“還不清楚,離開沙石場的時間是晚上十一點左右吧……”

栗原北雪總覺得馬嘯天是有心放人,又問了一句:“沉車地點不在這裏?”

“不在,聽說是在浦口新煤場對岸,離這裏還有二三十裏地。”

栗原北雪知道那裏有兩個幾千人的戰俘營,幾個月前還發生了大規模的暴動,有好幾十人至今下落不明。

02

到了江邊,栗原北雪看到馬嘯天坐在一塊突兀而起的石台上,形孤影單。

馬嘯天玩著手裏的槍,旁邊有一張大方桌和幾碗熱茶……這裏可以把整個沙石場都盡收眼底,也可以細聽長江的千裏濤聲。

“站長真是好興致啊!”

栗原北雪幾步就登上了石台,感到從江麵上吹來的陣陣涼風中,有一股魚市裏的那種腥臭味。

這裏是個天然的回水沱,另外三麵都是腳下堆滿沙丘和亂石的高崗,開采過後的崖壁上還拉起了一道帶刺的鐵絲網。

江霧很重,隻有十幾個女工站在水裏陶沙,頭上全是白蒙蒙的水沫,高挽的褲腿和上衣也都濕透了……

馬嘯天放下了手中的盒子炮,把一碗應該是沒有喝過茶推到栗原北雪的麵前。

“這耗子尾巴上擠膿,還得一點點地來!”

馬嘯天不緊不慢的回答有一些噎人:“你看下麵的那些淘沙工,沒有人看管,也不敢偷懶。”

栗原北雪也坐了下來,看到馬嘯天的身後立著一麵青天白日旗,在風中上下翻動。

南京的維新政府仍然堅持沿用舊旗,隻是上方多了一條三角形的黃飄帶,寫上了和平反共救國的字樣。很多日軍都無法接受這件事,多次開槍擊旗。

03

汪精衛主導的和平救國運動始於武漢會戰失利之後,這幾年也是諸事不順。

本來,汪精衛跟近衛文麿早有默契。在近衛內閣第三次發出對華聲明後,汪精衛就從昆明秘密出國,通電宣稱自己和同仁們完全尊重日方的立場,同意並接受其停戰條件。

誰也沒有料到,近衛內閣會在一夜間倒台。法學博士平沼騏一郎組閣後,翻臉就否認了近衛文麿對汪精衛做出的口頭承諾,這使轉道法屬印度支的汪精衛進退失據,滯留在了越南的河內。

當時的陸相板垣征四郎帶了一個口信給汪精衛:“你手裏沒有軍隊,怎麼可能奢談建國和還都呢?沒有實力做基礎,我們怎麼合作?”

拖了半年之後,日本軍部才出動特工,把屢遭軍統暗殺的汪精衛及其幕僚們護送到了上海,讓他們上下活動,四處宣傳。以曲線救國為口號,大肆地蠱惑人心並招降納叛。

四零年三月底,在梅機關的精心策劃和大力扶持下,汪精衛的和平運動有了起色,維新政府也終於在南京考試院的舊址上開張辦公了……

當時,南京市警察廳長給汪精衛的還都就職大典送來了一副寓意深刻的賀聯:“昔具蓋世之德;今有罕見之才。”

掛了一天之後,官僚們在欣賞和誇讚之餘,才發現這一副對聯還可以理解成:“昔具該死之德;今有漢奸之才。”

當時,馬嘯天也是剛回南京。他很快就查到了對聯的作者,把靈穀寺的長老抓進二十一號。在審訊室裏。神定氣閑的老人朗朗說道:“老納隻是略懂詩詞歌賦,寫這幅對聯時也是費心斟酌……至於你們的猜測和說法,那完全是疑神疑鬼,牽強附會。”

關了兩天,汪精衛出於無奈,隻好讓馬嘯天把老人先放了。

同時,又派出一個連駐進靈穀寺,長期監視僧侶和遊客們的言行,希望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借口,出氣泄憤。

這兩年來,以前香火鼎成的靈穀寺門可羅雀,隻有晨鍾暮鼓,木魚聲聲……

04

“砰!砰!砰……”

一排槍響從江邊傳來,陶沙的女工完全沒有反應,起沙、裝筐和搬運井然有序。

“你的人在那邊放槍打靶?”

馬嘯天望著長江上遊,仿佛他的思緒已經飄到了很遠的地方:“都說,生是一種累贅,早死早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