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馬嘯天沒有把車開回二十一號,而是去了秦淮河畔的莫愁湖。
在六朝時,人們把這片位於河西的水域稱為橫塘,素有盛名。明朝定都南京後,更是盛極一時。
六朝金粉舊風流,楊柳春深懶上樓。
這是一家種滿桃樹的小獨院,門上的木匾上用朱砂寫著:桃花庵。
院裏隻有一棟青磚平房,小側門之外就是莫愁湖的一角,可以看到畫船。
欲將西子莫愁比,難向煙波判是非……
“前幾天,才把這裏盤下來。你要是願意,我們就把今後的片場定在這裏……”
徐來不知道馬嘯天是人是鬼,沒好氣地說了一句:“莫問奴,問奴也是瞎子打燈籠,吃鹹魚,蘸醬油……”
美人曾此理新妝,湖水猶餘脂粉香……
一泓寒波,半塘殘荷支蓮蓬。一叢竹蔭裏,挑起尖尖的飛簷翹角,就像潛龍在淵。
那裏應該就是勝棋樓,門前的大柱上有副楹聯:“粉黛江山留得半湖煙雨,王侯事業都如一局棋枰。”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自古都是成王敗寇唱大風……
02
“誰為盧家寫莫愁?情思一縷上眉頭。”
現在的馬嘯天自然是有資格得意,他剛收了一方莫愁小硯,木盒上就有這句洪亮吉的親筆銘文。
徐來知道,馬嘯天在南京城裏起碼有十幾處房產。有沒收和強占,也有受賄而得。就是象征性地付了一點錢,也是掩人耳目。
“我真演不了你的嚴蕊,能還能換個角色?”
“當然能,我已經把這裏的戶頭換成了你的名字,注冊了一家影業公司。這事我也給生明兄弟說了,柴山將軍和汪夫人都在場,他們都很欣賞這個小女子的氣節……”
徐來歎了一口氣,隻能認命:“故事得從頭說起,你找人寫的那個腳本,也需要作些補充,再修改和完善。”
不便拒絕,就隻能拖延。
馬嘯天掏出了懷表,匆匆地看了看:“沒有問題,你就把嚴蕊換成梁朝的莫愁女,或者是蘇州城裏的秋香和沈九娘,都沒有問題。這裏,你是主人,隻要高興就行!”
風掠竹梢,馬嘯天把徐來帶進了寬敞的正房裏:“先坐一下,我去打個電話,看看你的羅紅姐現在有沒有空,過來一趟?”
屋裏的香案上青煙繚繞,牆麵上掛著一幅線條流暢和用筆精到的仕女畫,落款處壓有一方唐伯虎的印:桃花庵主。
03
有一出戲叫三笑姻緣,是說風流才子唐伯虎在邂逅華府侍女秋香時,因笑生緣。藐視禮教的才子甘願屈身為仆,到華府做了一個小書僮,最終還是把秋香娶到了手。
其實,唐伯虎的一生坎坷多難,幸得青樓名妓沈九娘的暗中相助……
在唐伯虎最潦倒時,沈九娘把自己的妝閣收拾出來,陪他揮墨作畫。當時就有明眼人說過,唐伯虎筆下的仕女,都有這個沈九娘的幾分倩影。
過了好些年,在好友們的熱情安排下,蘇州知府王鏊給唐伯虎和沈九娘主持了婚禮。新婚之後,唐伯虎舉債在桃花塢裏買下了一座破落的小園子,並取名為桃花庵。
鏡裏形骸春去老,燈前夫妻月同圓。
萬場快樂千場醉,世上閑人地上仙……
唐伯虎自號桃花庵主,在這首詩裏寫出了他與沈九娘的感情生活,情真意切。
往往都是貧賤夫妻百事哀……七年之後,蘇州遭了水災,美貌而賢惠的沈九娘也積勞成疾。臨終前,沈九娘緊緊地握著唐伯虎的手,要他再娶一個善良女子,好好生活。
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隻在花間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從此,唐伯虎沒有再娶妻生子,廝守著妻子種下的滿園桃樹,帶著剛剛五歲的女兒,過著貧困而艱辛的日子。一次,他還寄詩給好友:“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桃花月滿天。”
兩年後,唐伯虎皈依佛門,號六如居士。他還寫了一首詩追悼自己的愛妻:“相思兩地望迢迢,清淚臨門落布袍。楊柳曉煙情緒亂,梨花暮雨夢魂銷……”
這莫愁湖畔的桃花庵,當然不是姑蘇城外的桃花庵,徐來不知道這是不是馬嘯天的一種暗示。
04
處理完了雜事,馬嘯天回到了屋裏,徐來已經坐在椅子上睡著了。
剛才,他接到了葉吉卿的一個長途電話,說是她和李士群都要回南京過年。
這自然會生出很多瑣事來,單是一場中日佳賓合歡的新年晚會就讓馬嘯天跑斷了腿。
馬嘯天隱隱約約地感到這對夫妻跟蘇北的共黨還在暗通款曲。這種事情,自己是既不能問,也無從開口相勸。別的不說,他們給惠通藥房送來的老板娘就很不簡單。現在再不控製住蠢頭呆腦的徐來,還不鬧出天大的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