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根本沒有想到,九子奪嫡的局麵會這樣演繹。受封之後,雍正就把林公子從牢裏接到了自己的府上,想把自己的書房送了出來。
那一天,雍正還把來找錢惜妹的女主管殺了,有心要把這個漢家罪女也送出來。
林公子竟執意不受,聲稱自己就是一個將死之人,早已自斷生趣。
尊敬不如從命,雍正也知道私藏囚犯可不件小事。要想把壓在林公子身上的案子徹底搬掉,還需要從長計議。
“也好,心底無私天地寬,人到無求品自高。”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林公子高歌而去,當晚就回到了牢裏,仿佛那兒才是通天的驛站,最後的家。
08
曾經心灰意冷的太子複位後,言行更加乖張。
就在雍正染上天花的那一段時間裏,太子又一次策劃逼父退位……
康熙五十一年的九月,康熙再次下詔廢除皇太子,並將胤礽圈禁在了宗人府。
在朝廷之後,康熙痛心疾首地對大臣們解釋說:“皇太子胤礽自從複立以來,不僅不幡然自省,還變本加厲,失盡人心。朕已經奏報了皇太後,並告祭太廟……”
康熙五十六年的十月底,準噶爾的騎兵攻破拉薩城。
統帥大策淩敦多布縱兵屠城,幾天之內就用屍山血海毀了布達拉宮。
得到消息後,康熙決定派兵平叛,撫遠大將軍的人選便成了朝廷討論的重中之重。
當時的局麵很嚴峻,迅速崛起的蒙古準噶爾部已控製了整個大西北,還威脅到了甘肅、陝西、四川和雲南地區。
康熙也深知,這一場關係到大清王朝的尊嚴和領土完整,必須全力爭勝。
有個說法成了共識,誰掛帥親征,帶八旗精兵一舉平叛,誰就是大清的新一任聖君。
八旗的將士們都崇尚輝赫的戰功,沒有服眾壓雄的威望,怎麼可能繼承大統?
這一次,林公子再一次劍走偏鋒,讓雍正力薦皇十四弟胤禎掛帥。
“不能領兵,談何霸業?”
“在我看來,王業可期,霸業難圖!”
雍正的忍耐已接近極限,好在抬頭看見了自己寫的字聯:半生磨劍過山風,鼎定中原方稱雄。
09
胤禎出征時,康熙親自送行。
高張的大纛上麵寫著撫遠大將軍,所有的禮儀皆以皇太子出征為標準。
康熙的暗示已相當明確,所有的官員都心照不宣,想起了悄悄流傳的一句讖語:“三藏阿訇,十四當王。”
四年後,胤禎平定西藏,已經安排班師回京,就在這時,康熙突然駕崩於京城郊外的暢春園。負責京城戍衛的隆科多對諸皇子宣布:“皇上遺詔,命皇四子胤禛繼承大統。”
“遺詔何在?”
隆科多慢慢地掃視了一眼紛紛質問的眾皇子,鎮定地說:“這是口詔。”
什麼是口詔?那就是沒有任何能夠讓人信服的真憑實據,也就是想怎麼說就怎麼說!
然而,一切都已晚了。
手握京師衛戍部隊的隆科多,已經嚴密地控製了北京城,秘密捕殺已經啟動。
曆史就是不可能更改的事實,雍正迎著所有懷疑的目光,坐到了高高的龍椅之上。
萬物縱橫在目前。看他動靜任他權。
圓明定慧終無染。似水生蓮蓮自蓮……
這是雍正寫的一首詩,他還解釋說:“三界本乎心,睹物思妙理,無物非我心,無物是我已。”
後來,有個人人皆知的傳說,說得是有眉毛有眼,令不知就裏的百姓們不得不信。
雍正六年,有一個叫曾靜的書生,給雍正定了十條罪行,其中就有毒殺其父、逼死其母以及弒兄屠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