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刑部的牢中,李紱倍受拷掠,致使四肢糜爛。同獄的甘肅巡撫稱他為真漢子,並親奉湯水。
秋決的前三天,雍正與林公子到刑部視查,最後問到了李紱謀反案。刑部尚書簡要地說了三點:有言論,沒有確鑿的事實,況且該犯死不認罪。
“他都說了一些什麼?”
“這人是說過,聖上改元,政治一新。緊接著,他又說,聖上以言定罪,實屬誅心縱惡之舉。這將使天下人寒心,國無寧日。”
看了看坐在一旁的林公子,雍正沉吟片刻:“我聽說他還狗拿耗子,替浙江的那一夥人鳴冤叫屈。”
有個傳說,在查嗣庭定的題麵中出現了詩經裏的四個字:維民所止。有人檢舉,這裏暗含了要將雍正去頭的意思,這實屬是刻毒之極,其用心也險惡無比。
“這個人看什麼都不順眼,豈止是替浙江的書生們鳴不平!”
原來,汪景祺與查嗣庭兩案並發之後,雍正又下詔暫停了浙江省的鄉試和會試,要求端正思想,改善學風。
“林公子,三日之後,你替朕去監刑。”
在刑場上,劊子手以把刀刃壓到了李紱的頸上,厲聲而問:“死到臨頭了,還有什麼話說?”
李紱笑道:“不虧心,死得其所!”
林公子知道李紱兩袖清風,可謂家徒四壁。其夫人戴了十幾年的首飾隻有幾樣,還都是一些銅製品。
“慢,聖上有心,李紱一案還需複議,現在先收監待旨。”
這次,林公子反複揣摩了聖上的意思,覺得這樣的處置應無大錯。
回到書房,林公子得到一條消息。他收拾好文書,就進宮去了皇上的養心殿。
朝鮮特使回國後,向國王交了一份考察報告,裏麵就引用了李紱的話:“聖上改元,政治一新。除弊掃穢,惠民以實。”
報告還說:“康熙晚年,就連紫禁城也是製度廢弛,鬆鬆垮垮的禁軍都沒個人樣。到了夏天,不少人脫衣棄械,光著膀子不是喝茶下棋,就是邊吃西瓜邊打鬧。現在,就是到了城郊的倉庫,守衛們都是精神飽滿,目光炯炯有神,讓人敬畏。這樣治國,大有希望。”
半月之後,雍正下詔赦免了李紱的妄議之罪,令其在家主修八旗通誌、畿輔通誌和廣西通誌,專心著書立說。
04
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雍正六年,九月二十六日的上午,古城西安剛下了一場小雨,秋風一起,落葉翻飛。
川陝總督嶽鍾琪坐轎回府,一個書先模樣的年輕人從總督府旁邊的街麵衝過護衛布置的警戒線,撲到了總督的轎前,舉起了一封信。
“我是李主修的弟子,他有一封親筆信要呈給總督大人過目。”
嶽鍾琪也知道李紱的人品和性格,從來都不屑與官吏們為伍。這時竟信以為真,接過了書先手裏的信封。
草草看了一眼,嶽鍾琪就讓手下把這個窮書生抓了。然後才將書信折起來揣入懷中,匆匆地進了自己的總督府。
前年,年羹堯倒台後,雍正讓嶽鍾琪接任了年羹堯的川陝總督一職,要他確保中原後院的平安。然而,很多的滿清貴族都認為不應該違背祖製,封漢官做封疆大吏。去年,有一個叫盧漢民的瘋子。在成都的街上大喊大叫,說什麼嶽公爺要帶川陝之兵殺進京師,還對天發誓要光複大明……
這當然純屬無中生有,卻把嶽鍾琪和他的家人都搞得膽顫心驚,坐臥不安……
雍正知道之後,一是讓川府斬了盧漢民,二是給嶽鍾琪寫了一封親筆信,讓他重新打起精神,不要庸人自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