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四卷:杯弓蛇影 第四章:四平街(1 / 2)

01

這次到沈陽,艾峰的身份是美國駐華軍事顧問團的東北督導員。

從三月十三日開始,三十萬國軍的精銳之師陸續彙集到沈陽城,希望迅速填補蘇俄撤軍以後的巨大空間。

蘇俄撤軍時,斯大林針對丘吉東關於鐵幕政治的演講,在克裏姆林宮裏說道:“丘吉爾先生有意要挑起戰爭,他和他的美國朋友很像希特勒及其夥伴。”

僅僅是過了半年的時間,取得勝利的同盟國就分裂成了兩個相互敵視的陣營。而且很不幸,我們的東北之地剛好就處在兩大陣營的交界處。延安要求中共軍隊接管沈陽以北的地區並建立自己的根據地,重慶則命令杜聿明必須完整地拿下東北三省,確保國家的主權不受侵犯。表麵上麵,兩邊的指示都不違反雙十協定,各種衝突卻一觸即發。

這時,國共雙方都告訴自己的進兵將軍,這是和平建國前的最後一搏,決定著憲政實施時的基本格局。

周恩來就對美國大使馬歇爾說過:“我們的人民需要依憲建國,在和平而民主的政治環境中恢複民族的元氣,就怕想得而得不到。”

馬歇爾卻十分地樂觀,相信蔣介石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02

在年初,國共雙方還簽署了一個關於停止衝突和恢複交通的命令與聲明。

蔣介石和毛澤東都分別下達了停戰令,要求自己的軍隊立即在關內實現三停,即停止一切軍事調動,停止一切爭奪控製地區的武裝衝突,停止一切針對交通的破壞行為。

關外則屬於例外,雙方明文認可國軍可以調兵北上,接替蘇軍駐防並且管轄遼寧、吉林和黑龍江三省。這樣一來,林彪領導的東北民主聯軍就麵臨了三重困難:其一是不會再有從關內過來的援軍了;其二是不能主動進攻,隻能被別人攆得滿山亂跑;其三是還必須遠離重交通線和城鎮,才能不授人以柄。

毛澤東對周恩來的妥協有疑慮,三月十三日就發電詢問簽約的周恩來:“東北同誌的雄心很大,不了解為什麼要讓出許多地方給國民黨。”

周恩來回電:“若不同意,隻有準備兩黨破裂。”

二月初,中央下發了文件,明確指出:“我黨即將參加政府,各黨派亦將到解放區進行各種社會活動,以至參加解放區政權。我們的軍隊即將整編為正式國軍及地方保安隊,黨將停止對於軍隊的直接指導……中國革命的主要鬥爭形式,目前已由武裝鬥爭轉變到非武裝的群眾的與議會的鬥爭,國內問題由政治方式來解決。黨的全部工作,必須適應這一新形勢……”

可以認為,延安方麵已經接受了美國的建議。

03

三月四日的下午,馬歇爾風塵仆仆地飛抵延安,受到了軍隊和百姓們的熱烈歡迎。

馬歇爾飛越了大半個中國,巡查了河北的北平和張家口,山東的濟南和臨沂,以及河南的徐州和新鄉。

解放區社會安定,物價也很便宜。國統區則是烏煙瘴氣,民不聊生。馬歇爾喜歡與共產黨的幹部們談天說地,時常故意疏遠國民黨的軍政大員。

在徐州,陳毅向曾精心安排皖南事變的顧祝同將軍敬酒:“顧司令,你認為和平建國有幾成希望?”

顧祝同望了望頻頻舉杯的馬歇爾,坦率地說道:“這件事情我們說了都不算,隻取決於美國大老板的態度和想法。”

陳毅半開玩笑半認真地又問了句:“你們不是鬧著要打內戰嗎?”

“我們頂什麼事?就是老頭子都視美國人為太上皇!”

在這種場合,顧祝同居然敢把蔣介石稱呼為老頭子,既意味著關係親密,也應該是略有不滿。

04

三月五日的上午,馬歇爾拿到中共方麵的承諾,登機飛向南京,再回國述職。

在毛澤東給馬歇爾送行之後,各大媒體的記者們都圍住毛澤東發問:“您準備什麼時候去南京?”

衣著樸素的毛澤東和藹可親地回答說:“無論什麼時候,蔣主席要我們去,我們就什麼時候去”

二月下旬,延安開始了大規模地裁軍簡政,其中要求在三個月之內複員和轉業的官兵就高達二十四萬之多。

同時,國民黨也製定了複員計劃,具體做法卻是把一個整編軍改稱為師,把一個整編師改稱為團。在整編中,各部隊都不裁反增,同時還擴編了近六十萬的後備役人員,以備正規部隊的逃亡和消耗。

三月十六日,東北局再致電延安:“蘇軍表示,凡其撤退之地,包括沈陽、四平、長春以及哈爾濱和齊齊哈爾等地,我們都可以放手大打,並希望我們放手大打。”

次日,延安改變了不突破中蘇條約和停戰協定的想法,采納東北局的意見。當天,東北民主聯軍就一鼓作氣地拿下了四平街,並且準備牢牢地關住國軍去接收北滿的大門。

05

四平街是南滿和北滿之間的交通樞紐,也是哈大線、平齊線與四梅線的交叉點,這個地名就包含了四通八達地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