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卷:長春之夏 第六章:偏臉城(1 / 2)

01

出了長春,就是沙丘夾著草甸的原野,不知名的花五顏六色,開得很寂寞。

柳芭穿著長褲和短袖紅衣,很快就脫離大道,放馬西行。這裏就是一片大草場,根本沒有必要舍近求遠,繞向偏北的長嶺城。

在荒原上,偶爾可以看到一些房頂已經被燒掉的幹打壘土牆。艾峰沒有想到美麗的科爾沁草原會衰敗成這樣,從沙俄東侵到滿清的墾荒戍邊,從日滿的軍事清剿到歸大屯毒政,太多的苦難接踵而至……

柳芭的父親就出身於哥薩克騎兵,曾經在這一帶與日軍多次作戰。說起來,就在滿清入關的那一年,哥薩克騎兵就從精奇裏江撞到了黑龍江的中下遊。剛剛平定了三藩之亂,康熙就命令朋春率藤牌兵北伐,收複黑龍江北岸的雅克薩城,打掉了沙俄設在遠東的軍事據點和激進基地。鹹豐年間,英法聯軍攻擊廣州和天津,沙俄也乘機占領了黑龍江的北岸和庫頁島。口就叼走了一百萬平方公裏的土地,比現在的東北三省總麵積還大。十月革命後,很多白俄人沿北滿鐵路南下,盤踞於哈爾濱地區。

“你在想什麼?”

艾峰發現柳芭的身手很矯健,不禁想起了達斡爾族的女英雄傲雷依蘭。

02

“這一帶,有沒有什麼古跡?”

“前麵有座偏臉城,曾經關押過徽欽二帝。

宋徽宗擅長於書畫,喜歡奇花異草。以蔡京和童貫為首的投機分子應運而生,一大幫屑小也爭賞邀寵,上竄下跳。一部水滸全是英雄末路,一部金瓶梅也寫盡了人間世態。

熱風撲麵,碧藍的天上雲起瓊樓,猶如大海中的蓬萊仙閣。

“我聽說,北宋之亂始於王安石在變法中重用屑小……”

艾峰頗感意外:“王安石的動機並不壞,他也是希望富國強兵,觸動了一大批官僚們的奶酪。我想,北宋之禍在於越演越烈的黨爭!”

“哦……”

大陽偏西,艾峰與柳芭才找到了偏臉城的遺址。遠遠地望過去,就像是一個被廢棄的土圍子,走近一看,縱橫八裏的城牆有六七米高,牆基也有十來米寬。在城牆的西北角,還堆出了一個幾米寬的高台,能瞭望方圓十裏。

“這裏為什麼叫偏臉城?”

“聽人說,徽宗有個女兒上吊之後,變成了淒厲的披發鬼,令金兵們毛骨悚然。”

這裏的南麵是清淩淩的昭蘇太子河,台地上除了沙石、荊棘和野草,還有一叢叢的老榆樹。

03

柳芭從城門洞旁邊的瓦礫裏,找到一枚殘缺的銅錢,有政和通寶的字樣。

政和年間,宋徽宗有心大興土木,要憑空堆起一座萬歲山,廣置亭台樓閣並配以廊廡水榭,盡收天下美色,名曰艮嶽。

蔡京和童貫積極響應,立即派心腹在蘇杭州設立造作局和應奉局,窮奢極欲地收羅大小奇石、以及各種珍禽瑞獸,名曰花石綱。

征收時,官府幾乎就是明搶。運巨石進京,甚至是不惜擴路拆橋。

好在邊防安定,朝廷得到一份密報,說是女真的完顏阿骨打崛起於長白山,立國建都於會寧府,大有吞並遼國之勢。童貫又積極攛掇,說是應該聯金滅遼收回燕雲十六州。好大喜功的宋徽宗深以為然,又輕開邊釁……

殊不料,在滅遼之後,金太宗完顏晟立即就讓完顏宗望、完顏宗弼和完顏宗翰帶十幾萬鐵騎伐宋。雖然西路被阻於太原城,隻有七萬輕騎的東路卻輕鬆地越過黃河天塹,殺到了開封的近郊,屯兵於牟駝崗。

攻城失利後,宗望便派使者與朝廷談判,要求割地賠款。怯弱的宋欽宗害怕出現更壞的結果,答應割讓太原、中山和河間三鎮,再獻金五百萬兩,白銀五千萬兩和絹帛百萬匹。鑒於勤王之師已經源源到來,完顏宗望剛拿到和談密約就急忙撤軍了。

化錢買平安使主和派得勢,勤王部隊也被就地解散,朝廷上依舊是文恬武嬉。主戰派不同意割讓三鎮,宋欽宗就讓他們帶兵去救太原之圍,以求耳根清靜。這樣做等於毀約,令金軍將士十分憤慨。援軍在太原城外被殲後,堅持了八個多月的太原保衛戰也慘烈告敗,幾十萬城裏的居民均餓斃於室。

受到鼓舞,東路的金兵又卷土重來。

在金人的眼中,大宋的本錢實在是太厚了。權貴們夜夜笙歌,都用之不竭……

04

靖康元年的深秋,東西兩路金軍彙師於開封城外。

當時,東路的完顏宗望陳兵於劉家寺,西邊的完顏宗翰則紮營於青城寨。

開封是大宋的都城,城牆又高又厚實。其外城的周長就有四十八裏,騎馬也得跑半天。

然而,這個諾大的國家早已經爛透了。滿朝文武都主張應該與金兵議和,保全宗廟和社稷。宋欽宗親自登上城牆督戰,竟被金兵的陣勢嚇壞了。

大廈將傾,獨木難支。

靖康二年正月,雙方達成協議:一、以太子康王和宰相等六人為質,獻出帝姬和宗姬十人,以及宮女和樂女七千人;二、每歲增貢銀五百萬兩,絹五百萬匹絹大金;三、犒軍金一百萬錠,犒軍銀五百萬錠,十日內交齊。四、犒軍金銀不足,還可以用帝姬、王妃和宗姬折價相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