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日軍已經投降,噩夢並沒有結束。
快一年了,先是東蒙騎兵獨立團,後來又是民主聯軍和政府軍……
“一聲羌管吹嗚咽,玉溪夜半梅翻雪。”
每天深夜,幽幽的大遼河都如泣如訴,從天地洪荒唱到遙遠的遼金風雲,從元明清三代的盛衰唱到了現在的滿蒙紛爭。
“雲山萬重兮,歸路遐。疾風千裏兮,揚塵沙……夜聞隴水兮,聲嗚咽。朝見長城兮,路杳漫……”
東漢末年,匈奴人數度南下搶掠。在一群飽受番兵淩辱和鞭笞的婦女中,匈奴左賢王看到了一個淒美的弱女子在吹胡笳。有人說,這人叫蔡琰,她的父親是名動京師的蔡邕,寫得一手好字。
“蔡女昔造胡笳聲,胡人落淚沾邊草。”
聽到蔡琰的胡笳十八拍字字滴血,左賢王便稱她為文姬,帶到了自己的帳中。
“天有眼,何不見我獨漂流?神有靈,何事殛我越荒州?”
左賢王摔了手中的酒壺,兩個侍衛把蔡文姬捉到了他的腳下:“現在,還不是你給我大放悲聲的時候!”
十二年後,曹操聽說自己老師的女兒流落於漠南,便遣使帶黃金千兩和白壁一雙找匈奴王贖人。
02
千年以後,蒙古人跑馬江南。
納哈出是元朝開國功臣木華黎的第九世孫,早年在安徽的當塗做萬戶侯,錦衣玉食,奴婢無數。
紅巾軍興起後,朱元璋抓獲了納哈出。考慮到應該分化瓦解蒙古貴族們,朱元璋決定放納哈出北歸,並厚贈銀兩。
納哈出回到世襲的遼陽省,逐漸控製了遼河以北的廣大地區。當時,破頭潘率一支紅巾軍攻克了元上都,東進到遼陽。納哈出在渾灘設伏,圍殲了這支勁,梟首兩千。
一戰成名,納哈出威震長城內外,他手裏的四萬蒙古驍騎也是驕縱不羈。元大都被明軍攻陷後,十幾萬殘軍都彙聚到了雙遼的金山之麓,投靠了這支新興的力量。北元封納哈出為開元王,又委以丞相和太尉的重任。這時,納哈出野心膨脹,派出密使聯絡高麗軍,希望南北夾擊明軍的主力於遼河,再合兵入關收回元大都,號令天下。
洪武二十年秋,明軍先鋒藍玉抓獲了納哈出密使,便率八百輕騎直撲雙遼境內的奴魯虎山。納哈出害怕自己的密信已被藍玉查獲,驚恐萬狀……
03
八百驍騎從天來,控弦十萬鐵戈寒。
莽撞的納哈出首鼠兩端,到藍玉軍中探明虛實。
席間,秋風乍起,美男子藍玉脫下自己的上裝扔給納哈出。
納哈出未接,錦衣被燭火燎燃。藍玉潑酒於地,納哈出感到話不投機事不諧,想奪馬而逃。
藍玉又提衣而出,仍然要納哈出收下這件燒掉了半隻袖子的漢服。蒙古人拔刀,藍玉舞火而笑:“天涯何處無芳草,何必單戀一枝花?”
朗朗的笑聲令馬失前蹄,明軍將士們一擁而出,把納哈出及其十幾個隨從武士逼進了大帳。
旌旗卷風幕雲垂,添酒回燈重開宴……
見此氣度,納哈出脫下蒙古袍,長跪請降。周遭的二十多萬元軍無人膽敢再戰,紛紛肉袒而出,馬駝牛羊及輜重糧草綿亙百餘裏,史稱金山之役。
這時,高麗的軍隊也已經深入到遼沈地區,打算興風作浪,混水摸魚。
高麗大將軍李成桂召集自己的幕僚們審時度勢,決定回師推翻事元的高麗王朝,改國號為朝鮮,自立為王。
04
玄漠雲平初合陣,西山月出聞鳴鏑。
歸心海外見明月,別思天邊夢落花……
相傳,沙石堡就是征虜大將軍藍玉在雙遼的行營。
洪武二十一年春,藍玉率師十五萬奔襲北元總營捕魚兒海,捕獲元帝妃和蒙古公主百餘人,獲金印、官僚以及部曲八萬,牲畜十幾萬頭,車三千餘輛。不久,又再破北元的哈剌章營,獲人畜六萬餘。捷報飛傳至金陵,朱元璋大喜過望,賜封為涼國公。
昔為射雕手,今做將軍囚。支鼎烹犢日,旋舞馬奶酒。”
朱元璋聽說藍玉霸占了好幾個元帝之妃,對馬皇後說了句:“藍玉無禮如此!豈是大將軍所為?”
“區區二三虜婦,又遠在萬裏長城之外,何足道哉……”
後來,朱元璋又得到密報:有個元帝之妃叫烏雲琪格,不堪於受辱,懸白綾自盡。藍玉鞭其屍,令降軍側目。
在沙石堡外,有個餑餑狀的小山包,又稱為勃勃圖山。山腰上有塊殘碑,依稀僅存十餘字:返魂無驗青煙滅,埋血空生碧草愁。
五年後,錦衣衛指揮蔣瓛告發藍玉謀反。
該案牽涉到了數萬人,受誅被族者上萬,其中有一公十三侯和無數的開國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