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22日淩晨,德國向蘇聯發動了全麵進攻。蘇軍倉促應戰,節節敗退,蘇聯大片領土被德軍占領,損失慘重。在戰爭初期的6個月內,蘇軍全線潰敗,一退千裏,被俘人數以百萬計,裝備損失無數,德軍逼到莫斯科城下。兵力和裝備總數占優勢的蘇軍為何會失利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戰爭準備不充分,德軍達到了戰略和戰術突然性
戰前,蘇聯對於德國的進攻準備很不充分的。雖然認為蘇德之戰不可避免,但還在一相情願地幻想盡量推遲戰爭爆發時間。其實,蘇聯在這之前已經獲知了相當多的相關信息,但遺憾的是斯大林並沒有重視。蘇最高統帥斯大林在德國進攻蘇聯的時間上判斷錯誤,堅持認為隻要XTL不被激怒,1942年以前德國不會進攻蘇聯。精神上的無備加上德軍的迅猛進攻導致了蘇軍的潰敗。原先較為充分的物質準備也轉瞬間灰飛煙滅,有些反倒成了資敵的物資。如德第二裝甲集群奪取了蘇軍的3個大型燃料庫,古德裏安靠這些燃料喂飽了他的裝甲部隊,使他們的進攻速度大大超過了原先估計。德第一裝甲集群第16裝甲師在烏克蘭奪取了蘇軍的一個儲藏庫,裏麵有100萬個雞蛋,這些雞蛋足足讓這個師的官兵消受了幾個星期。由此可見,蘇軍對德國的進攻準備是不充分的,至少在精神上是這樣,德軍的突然襲擊不僅達到了戰略突然性,也達到了戰術突然性。
二、兵力部署過於分散,武器裝備落後於德軍
在全國總兵力和兵器的總數上蘇軍是超過德軍的。但是蘇軍防守邊境的隻有220多萬人,而德軍出動了330萬人,德軍對蘇軍形成了兵力優勢。就兵器方麵來說,蘇軍輕武器和火炮在數量和質量上與德軍相差不多。蘇軍防守西部的四個方麵軍擁有坦克8878輛,德軍擁有坦克3350輛。從坦克數量上看蘇軍占優勢,但德軍還裝備了大量的自行式突擊炮,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坦克數量的不足。蘇軍大量裝備的是T-26輕型坦克,這種坦克裝甲薄、火力弱、通訊手段十分落後,根本不是德國廣泛裝備的Ⅲ號或Ⅳ號坦克的對手。蘇軍擁有1000多輛性能十分優異的T-34中型坦克和KV-1重型坦克。但由於在戰爭中沒能集中使用,加上坦克部隊通訊手段十分落後,指揮水平低下,使這兩種坦克往往被訓練有素的德軍用坦克和反坦克炮擊毀。除了在局部地區遲滯了德軍進攻並給德軍造成了一定心理威懾外,這兩種坦克在戰爭初期沒起多大作用。空中兵器方麵,蘇軍防守西部的四個方麵軍擁有飛機6213架,但隻有5474架可投入使用,其它的或是在維修,或是沒有配備飛行員。德軍擁有飛機2770架。從數量上看還是蘇軍占優,但開戰第一天蘇軍就損失了1800架飛機,使飛機數量比變為3674:2692(德軍當天損失78架)。在其後的戰鬥中這個比例進一步縮小,蘇軍的數量優勢已不是那麼的明顯。就飛機質量來看,蘇軍裝備的大部分戰鬥機為伊-15和伊-16型。這兩款戰機在戰爭爆發時已經過時。蘇軍還裝備有拉-3、雅克-l、米格-1等新型戰鬥機。但是拉-3型戰鬥機操縱十分困難。雅克-1型戰鬥機在戰爭爆發時才批量生產,裝備數量稀少。米格-1型戰鬥機雖然是一款優秀的中高空截擊機,但低空格鬥性能拙劣,而德軍的飛機不少是低空方式侵入蘇聯領空,這使米格-1的攔截效果不佳。還需指出的是這幾種新型戰機不少都毀於德軍頭幾天的空襲,升空戰鬥的數量不多,沒有給德軍造成多少損失。德軍此時裝備的戰鬥機主要為Me 109和Fw 190,這兩款戰機是公認的二戰優秀戰機,在性能上全麵超越了伊-15和伊-16,並略優於蘇軍的三款新型戰鬥機。轟炸機方麵蘇軍大量裝備是SB和DB係統轟炸機,這些飛機外型古老,速度緩慢,缺乏自衛火力,普遍沒有無線電,作戰時隻能首尾相連,排著縱隊飛行。結果成了德軍戰機和高炮的靶子,一架架地被擊落,光是德軍51戰鬥機大隊在6月30日一天中就擊落了114架蘇軍轟炸機,連德國空軍元帥凱瑟林都驚呼:“擊落蘇軍轟炸機的戰鬥簡直就是在屠殺嬰兒。”相比之下,德軍此時裝備了大量的JU-88A轟炸機和JU-87俯衝轟炸機,它們在性能上遠勝過蘇軍轟炸機。更為重要的是德軍許多飛行員都參加了入侵北歐、西歐和巴爾幹的戰役,經驗豐富、技術嫻熟,這些也是蘇軍所不具備的。綜上所述,蘇軍在局部兵力上處於劣勢,兵器數量雖多但其質量遠遜德軍,加上德軍是突然襲擊,蘇軍數量優勢沒有得到很好發揮,使兵器整體實力處於劣勢。由此可見,蘇軍在兵力和兵器方麵與德軍相比都處於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