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之後,老師傅因病離世,臨終之前將自己的手藝和家中祖傳的生發配方傳承於他,出於對師傅的尊重,龔軍決定以後認真的開了一家理發店,並且至此自稱都是那老師傅的徒弟,那生發的配方也被稱為自己家祖傳的秘方。
而老師傅死後的墳墓也埋在了龔家的地裏,畢竟生前也是煢煢一人,龔軍是他這輩子收的唯一一個徒弟,故此,那幾年他將龔軍當作自己的兒子一樣耐心的教導。
死後,龔家人為了表示對他的尊重,才決定將他埋在自己家地裏的。
也正是那一年,一場轟轟烈烈的行動推翻了地主這個階層。
地被分了,糧食也被分了,一夜之間變成普通人家。
這時候龔家人才發覺自己的明智之舉,送龔軍去學理發是正確的事情。
雖然現在一無所有了,但是至少龔軍還會門手藝,憑借家裏壓箱的積蓄也能開個理發店應付應付生活。
於是沒多久,他們便舉家搬到了城裏,拿出全部積蓄開了一家理發店。
經過數年的經營,憑借精湛的手藝和態度,這家店已經在城裏打出了名聲。
收入也節節攀升,於是等生活安逸下來之後,他便有些飄了。
那時候龔軍的兒子已經十歲,龔軍便尋思著要多賺一些錢,於是他因為自己名氣也有些高了,便不再接待普通的客人。
憑借自己的油嘴滑舌專門接待一些官員和商人,當然他的手藝又那麼好,再加上這張能言善道的嘴很快便成了名貴之人眼中理發的首選地。
龔軍覺得倍有麵子,再也不用和窮人打交道了。
簡單點就是開始打心眼裏瞧不起窮人,很多以前樸實的老客人就因為家裏窮,所以就被龔軍拒之門外。
地板換成了光滑的大理石,店裏的裝修又改了很多遍。
他嫌棄那些窮人穿著破舊沾著泥灰鞋子到自己店裏來踩髒自己家的地板,更嫌棄那些人走進來拉低店裏的逼格。
總而言之,原本善良樸實的龔軍變得特別的虛榮,也許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都有虛榮的時候吧。
而龔軍的虛榮來的比較晚,還十分的強烈。
不久之後,原本的老顧客都絕跡了,店裏麵每天迎接的就是一些達官富人,收入上去了,心也上去了,到最後甚至連自己的老丈人都開始瞧不起。
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從日常的生活和表現上分明可以看出這一點,後來龔軍的妻子越來越看不慣龔軍那時的性情,兩人之間的矛盾時常發生。
最終在一次老丈人來做客被龔軍瞧不起後,登時龔軍妻子再也無法忍受了。
兩人之間爆發了激烈的爭吵,最終龔軍妻子帶著他們的兒子回娘家了。
第二天他便聽到了自己的妻兒在回家的路上意外墜山身亡的消息。
登時,龔軍晴天霹靂,一瞬間感覺自己的心空了。
沒過多久兩老人家接受不了孫子的離去紛紛生了一場大病離開了人世。
而自己妻子的父母至此也將他視為了仇人,畢竟是獨生女,自己的女兒就這樣活生生的沒了,誰也無法接受,尤其還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更是令他們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