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下筆以來,前前後後連載近一年,總字數也已經突破了百萬字大關。行文至此,終感覺要跟讀者朋友們說點什麼了,否則,倒顯得我這個不務正業的作者好像有點不近人情似的。
依慣例,開文時總要寫點序呀引子楔子什麼的,而我卻什麼也沒有寫,什麼也沒有交代,就生硬地直入主題,有心的讀者朋友們或許不會覺得我懶,倒覺得我好像有點不懂規矩,不近人情一般。
所以,很有該寫點什麼,該說點什麼的必要了。
就當是跟讀者朋友們聊聊閑天,隨便拉拉家常好了!
這是一本有點兵味兒的軍旅,至少,到目前為止,我自己就是這麼認為的,這也是我當初下筆時的初衷。力求寫出當兵的味道,軍營的味道,軍旅的味道,盡可能地貼近真實的軍旅。
這興許也是一個退伍兵的一點點軍旅情懷吧!
由此可見,這是一本以人為本,專門寫軍人的,而不是寫那些高尖端武器,動輒就是世界大戰的軍事!
而之所以如此安排,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是想用自己空泛甚至還有些無力的文字來點燃一代軍人的熱血,喚起一代軍人的血性,激發國人的愛國擁軍的熱情。
盡管我也知道,這很難,真的很難。
我們的先烈們曾經何等的英勇,何等的勇敢,何等的頑強……縱橫華夏,叱吒風雲,無論對陣什麼樣的強敵,隻要敵人膽敢惹招惹我們,就一定會讓敵人付出血的代價,而沒有別的任何可能。
那時候,我們的武器裝備遠遠落後於敵人,我們的經濟也遠遠不如敵人,我們的綜合國力也遠遠的落後於人。然而,就是在這種絕對劣勢的情況之下,我們的許多先烈甚至都是餓著肚子跟敵人殊死拚殺的,而且我們絕大多數的指揮員甚至將帥們,都鮮有經過係統正規的軍事理論學習。
然而,我們卻能逢戰必克,逢敵必勝!
這是為什麼呢?
作為今天盡情地享受著先烈們的鮮血換來的和平與安定的華夏兒女,不該為之而深思嗎?
細究起來,先烈們憑的就是那麼一股子古老的中華民族的血性,一種逢敵必亮劍,並且亮劍必死戰的勇氣與血性。
一種有敵無我,有我無敵的強悍血性。
任何膽敢冒犯我們的敵人,就必須跟他無條件死磕到底,至死方休。
少不更事時,我曾經跟一名窮困潦倒了一輩子的抗美援朝老兵聊過天,他老淚縱橫的跟我說:我們當年去打美國鬼子,就沒想過還能活著回來。
可見,當初他打定主意上戰場時,就已經抱定了為國捐軀的必死決心了。
然而,幾十年之後,我們的士兵我們的軍人還保留多少先烈們的那種血性呢?
至少,在這裏,恐怕該有一個不小的問號。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在這個幾乎都快忘記什麼叫做戰爭的今天,如果再次爆發大規模的戰爭,我們的士兵,我們的戰士,我們的軍人,還有多少能夠向先烈們那樣,不要命的勇往直前義無反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