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立太子(一)(1 / 3)

洛陽在過了一段時間之後,終於是平靜了下來,陳留和王素這一對也算是有了結果。

蕭妙音靠在憑幾上,看著那邊阿鸞梳著總角拿著一串鈴鐺在逗妹妹玩,福娘和阿鸞小時候一樣,長得圓滾肥壯,這會兒福娘也大了,咿咿呀呀的叫個沒完,福娘瞧著還不夠,伸出胖胖的胳膊來抓。

阿鸞得意洋洋的把手裏的鈴鐺拿遠了點,福娘伸長了胳膊也夠不著,夠了那麼兩三次之後,福娘幹脆尖叫起來了。

“給你就是了。”阿鸞被妹妹的尖叫嚇了一大跳,趕快把手裏的鈴鐺給她。

“阿鸞和福娘處的不錯。”常氏在一旁看著,笑的一雙眼睛都眯了起來,蕭妙音在燕王府外給常氏安置了一個宅邸,常氏偶爾也出來住一株,不回去和燕王蕭斌對著。

常氏現在過得舒心無比,她已經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兩個女兒已經是安定下來,然後親生的兒子入了秘書省,就等到時候娶婦了,她還有甚麼操心的,沒甚麼操心的,每日在宮裏看看外孫女和外孫,笑一笑,常氏就能樂上一天。

“那是,阿鸞和福娘要多多相處才好。”蕭妙音想起拓跋演已經有意讓有司安排冊命皇太子的儀式和詔書,等到阿鸞做了皇太子,他就要到東宮去了。

東宮裏有依照朝廷的格局置辦的東宮官署,到時候阿鸞想再像這樣和妹妹玩就不可能了。

要學的東西多,哪裏還有空,不如趕緊趁著他還有時間,多和福娘相處一下,這對兄妹日後可是要相處一輩子的。

“阿鸞?”蕭妙音開口,阿鸞聽到她的聲音連忙從福娘麵前跑過來,他人長大了知道不能夠隨隨便便鑽到母親懷裏撒嬌了。他滿眼期盼的看著她,蕭妙音就笑了,摸了摸他的腦袋,說了幾句阿鸞最近長得更高了,讀書也讀的很好了。

“阿娘,等兒再大一點,兒就親自打一頭鹿給你。”阿鸞站在那裏拍著胸脯給蕭妙音許下諾言。

“還要打頭熊,給阿婆補身子。聽說熊掌可補啦~”阿鸞說著就覺很得意,他長得可快了,前段時間阿爺還說再過幾年,他就長得比阿爺還要高了。

在阿鸞看來,父親就和一座小山似的,能夠比父親還高,他想象就覺得相當高興。

“好。”蕭妙音知道這會打獵是貴族必須會的,如果是那種帶野性的,代表自己的武力更強。

至於保護動物……這會保護動物滿山林的跑呢。

“阿鸞有心了。”常氏笑得合不攏嘴,她把阿鸞抱過來,親了親他的額頭。

阿鸞原先還有些害羞,後來幹脆就窩在外祖母的懷裏不動了。

“阿娘,阿爺說兒要做太子了。”阿鸞想起一件事來,直起身子看向蕭妙音。

常氏聽見阿鸞這話伸手在他身上輕輕拍了一下,也看著蕭妙音,現在拓跋演和蕭妙音就隻有這麼一個兒子,以後兩人可能還會有皇子,但鮮卑是立長,這一點是不會改變,而且他又是嫡出,隻有阿鸞做皇太子了。

“這件事你阿爺還在準備。”蕭妙音沒覺得有多高興,反正遲早的事,現在福娘才幾個月大,拓跋演就急哄哄的要給女兒封渤海長公主,她拉都拉不住,隻有將漢人的那一套長幼有序拿出來,才讓拓跋演冷靜一點下來。

先封太子再封公主,到時候長幼次序什麼的全都有了。其實她也是擔心阿鸞會認為父母偏心,到時候誤會就不好了。

反正女兒還小完全不懂什麼,大一點也完全來得及。可是阿鸞這年紀已經知道不少事了。

“嗯,兒不想離開長秋宮。”阿鸞將心裏的苦惱說出來,他有記憶以來一直都是在長秋宮裏。封了太子,他就要搬到為太子準備的東宮裏頭去了,光是想一想他就不高興。他才不想要離開阿娘。

“又在說傻話了。”蕭妙音伸開手臂,阿鸞就從常氏懷裏爬出來鑽進她懷裏去。

“兒女最終還是要離開父母高飛的,”蕭妙音說完這句話覺得有些不太對,她改了口,“阿娘和阿爺不是一直都在這宮裏麼?”

孩子總是要長大,這會年紀還小不知道什麼,可是天家中,孩子的童年總是特別的短,等到過了兩三年,阿鸞就長大了,到時候還不是一樣的要承擔起責任來。

“你看,到時候阿鸞住在東宮,阿娘和阿爺在這裏,你想要來看阿娘了,不是常常可以來的麼?”

蕭妙音倒是沒阿鸞的不舍,東宮離長秋宮是有段距離,但基本上是兩個小區的差別。阿鸞要適應,她也要去習慣。

“阿娘……”阿鸞軟軟的叫了一聲,伸手摟住她的腰。

“阿娘也舍不得你,但是為了你的前途,也隻能舍得了。”蕭妙音抱著阿鸞拍了拍,阿鸞幹脆就閉上了眼睛。

蕭妙音好笑的抱著他,最後阿鸞還真的在她懷裏睡著了。

“讓人把阿鸞抱下去把?”常氏知道外孫這會沉了很多,蕭妙音這麼抱久了手臂也會酸痛。

“算了,趁著他還能在我這裏多睡一會,我就這麼抱著吧。”蕭妙音低頭看了一眼懷裏兒子睡的口水直流的模樣。

常氏歎口氣,這孩子大了,若是皇帝再不冊封太子,恐怕蕭家也安心不下來。這冊封了皇太子之後,阿鸞就要真的做個大人了,小小的孩子呆在那麼大的東宮裏頭,怎麼想都覺得有些心疼。

她看著孩子睡熟了的臉,伸手去碰一碰,阿鸞在睡夢中動了動,然後臉都埋進到了蕭妙音層層疊疊的衣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