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中旬,天氣已然入秋,幹燥蕭瑟的秋風呼呼地吹著,京都四處街道兩旁堆滿了幹枯的落葉,嫌煩的百姓們往往會在日落之前,將落葉掃堆在一起,燃起燭火點燃,化作滿天飛灰,鋪滿人們的視野,強調著自己曾存在過的事實。
秋季,是豐收的季節。
承勉帝高坐在朝堂之上,那微眯的雙眼裏,閃著流光,姿態慵懶的俯視著站在奉天殿內的一群人,將他們交換的眼神、私裏的小動作全部收入眼裏。
嘴角勾起一個嘲諷的弧度,承勉帝遞給太監李默行一個眼神,李默行躬了躬身,轉身對著朝臣傳話。
“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一幹朝臣互相對了個眼,從一品戶部尚書辛脅手執玉笏站出來,屈膝跪下,言道。
“啟稟皇上,臣有事請奏。”
承勉帝看到他出來,蹙了下眉。
“講”
“自開國以來,我天夏國便與南翼、西齊之間的爭鬥從未間斷,如今,我天夏一舉戰敗兩國,令兩國稱臣,可以看出,我天夏國實為眾望所歸,有陛下的英明率領,統一三國是遲早的事。”
不同派別的朝臣聽他所言,心裏啐了口,馬屁精。
辛脅抬頭看了眼那位的神色,貌似皇上聽了這話很是愉悅,再接再厲,滿麵嚴肅道:“下月便是我天夏國開國以來,第一次三國會晤,如此重大的事由陛下主持想必南翼、西齊兩國定不敢造次,隻是,無論凡事,若都需陛下親臨,如此操勞,臣等深為陛下龍體擔心,故此,臣等協議後商定,請陛下冊立太子,為陛下分憂解勞。”
戶部尚書不愧是朝中老臣,一席話說得很是委婉漂亮,先是肯定誇讚承勉帝的功績,又以擔憂皇上龍體為由,以一眾朝臣名義施壓,請皇上冊立太子,語調冠冕堂皇,讓人難能挑錯。
“愛卿此話言之有理,是朕疏忽了。”承勉帝沒反駁他的話,而是正麵認可了辛脅的話,言外之意,承勉帝同意要立太子了,這讓一幹朝臣很是高興。
“依卿所言,愛卿覺得朕的皇兒中誰能擔此重任?”
“這……”辛脅見好就收,今天的目的已然達到,並未再受承勉帝的誘導,回道,“請陛下恕罪,諸位皇子各有各的本事,一時之間,老臣實難抉擇。”
站立文官之首的蘇嘯天也不禁為辛脅這一首暗讚一聲,真是老油條!見好就收,不討好的事給手下去做,他自己倒好,做起甩手掌櫃。
“蘇愛卿可有人選?”
蘇嘯天聽到承勉帝點名,暗暗叫苦,實不想參與這等事中,位置站對了,不一定能享受榮華富貴;位置站錯了,自己丟了命不說,還會帶著全家人償命。自己死了倒沒什麼,正好可以去陪愛妻,可憐她的女兒能承受這樣的打擊嗎?為了女兒,他也必須好好地活著,做凝兒堅實的後盾。
心思一轉,蘇嘯天幹脆各不相幫,支持皇上總是沒錯的。
“臣謹從陛下意思。”
對於蘇嘯天的回答,承勉帝還算是滿意的,可其他朝臣就不這麼想了。
他們暗自嗤笑蘇丞相的愚蠢,在太子之位的鬥爭中,最不被看好莫非那些中間人。這些中間人被視為不定因素,若被拉攏還好,那些頑固倔強的大臣往往會成為眾人的首要攻擊目標,當做敵人暗自除去。
蘇嘯天雖沒經曆過太子之位的爭鬥,可他閱曆廣泛,倒是看了不少關於曆代奪位的史書。幾無硝煙的戰爭裏,那些個皇子哪個不是踩著無辜者的屍體,踏著兄弟姐妹的鮮血得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