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君芫睡得迷迷糊糊間,聽見耳邊似乎一直有人在小聲說話,不由自主的集中精神去聽,雖沒聽清楚說了什麼,人倒是慢慢清醒過來。
“姑娘醒了,睡了這許久定是餓了吧,嬤嬤煨了燕窩粥一直在小爐子上熱著呢,可要先墊一點?”周嬤嬤機警幾乎立刻就發現沈君芫醒了,放下手裏的針線筐就來到床邊。
剛睡醒的沈君芫還有些迷糊,睜著的眼睛從床頂移到周嬤嬤身上時還帶著懵懂。等真正清醒過來,就見周嬤嬤已經熟練指示沾衣和杏雨穿衣的穿衣,端水的端水,她自己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拿出一方巾子,在溫水裏絞過,親自給沈君芫擦手臉。
等都收拾好,沈君芫看看四周似乎有些陌生,便抬頭看向周嬤嬤,聲音糯糯的問:“嬤嬤,這是哪,阿娘呢?”
周嬤嬤笑著說,“姑娘安心,因我們的船快到萊州了,夫人正忙著收拾行李呢,看你睡熟了怕吵著你,特意把你放到內倉這個隔間來。剛夫人身邊的鳴紅還來說了,若是你醒了,就立刻去通知夫人。嬤嬤這就去使人通知夫人過來?”見沈君芫點點頭,就風風火火的出了門。
看到周嬤嬤背影徹底消失在門口,沈君芫又忍不住暗自歎了口氣。
其實,到現在沈君芫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自己不過是飛機上睡了一覺,誰知道等醒過來,就成了新生嬰兒,偏偏上一世的記憶俱在,就好像是走上了奈何橋上偏忘了喝那一碗孟婆湯。
一開始成為四肢不良的嬰兒,沈君芫還很不自在,後來發現不管她自在不自在對現實的狀況並沒有任何改變,就慢慢淡定下來。說來穿越到這個曆史上不存在的時代已經三年了,沈君芫這個身體也快三歲了。
這三年沈君芫可以說費盡心思,打探消息,才終於從一些零零碎碎的隻言片語中分析出,這是一個不存在的時代大殷,據說聖上複姓聞人,國都定在上京,整個時代的風俗和宋代相似。而沈君芫的父親沈濟堂,不僅是探花郎,更重要的是出身萊州沈家,是萊州沈家沈二老爺。
說道萊州沈家,也是世代書香,耕讀傳家。更難得的是清貴世家大族,隻是雖時有子弟出仕,卻一直建樹不大。更甚於家族人口凋零,到沈老太爺這代更是一脈單傳,好在沈老太爺和夫人馮氏一氣生了一女三子。
子女雙全且聰穎是沈老太爺的一大驕傲,但沈老太爺也有一心病,就是自己進士屢考不中,有心放棄,以舉人身份為官,卻總覺得心有不甘。這一拖沈老太爺最聰穎的二兒子也要考進士了,沈老太爺一想就再下場考一回,如果依然不中就死心,於是就和自己的兒子同科進了考場。
沒想到,破釜沉舟的沈老太爺居然超常發揮,和自己兒子同列前三甲,更是在殿試的時候被聖上欽點為狀元,沈二老爺沈濟堂也成了探花郎。沈老太爺進了翰林院做編修,沈二老爺則下到地方做了縣令。
原以為沈家也就這樣慢慢發展了。不想不過三年,三年一次的上京會試,沈老太爺的大兒子沈家大老爺再次勇奪鼇頭又被聖上欽點為狀元,一時沈家風頭大盛,“一門三進士,父子兩狀元”的名號更是傳的天下皆知,沈家也一舉成萊州一流清貴世家。
話說沈老太爺屢考不中一朝摘桂,自覺深受聖恩,授官後就勤於政事,最終年僅49就病逝在四品左諫議大夫一職上。雖然沈老太爺被聖上追封為魯國公、太子少師,連沈太夫人馮氏也被授一品誥命魯公夫人,但原本官途坦蕩的沈大老爺和沈二老爺均丁憂在家,沈家扶搖直上的崛起之路被打破並因此停滯下來。
三年丁憂過後,沈大老爺留京複職,而沈二老爺則帶著一家大小外放茂州。在茂州的第二年,沈二夫人蕭氏終於在生完第三子五年之後再次懷孕給沈二老爺生下了第一個閨女,就是沈君芫。
不過一息間想清楚這些,回神的時候見侍女沾衣已從旁邊的小爐子上盛了燕窩粥過來,睡了許久,正好餓了。
“妹妹!”剛吃了幾口粥就聽見門口一陣響動,一個七八歲白胖敦實的小男孩率先跑了進來。
原來是自己的三哥,沈俊睿,沈君芫笑著喊了聲:“三哥。”
沈俊睿卻立刻被自己小妹麵前的粥吸引了目光,竟忍不住咽了口口水:“妹妹在吃什麼,正好我也餓了!”
“燕窩粥,周嬤嬤熬了好一會的。”一邊解釋一邊吩咐杏雨給沈俊睿盛一碗粥。
在丫鬟婆子擁簇下進來的蕭氏正見著沈俊睿急不可耐的盯著杏雨盛粥,笑道:“真是個嘴饞的,才剛在我那吃了那麼些糕點,哪裏就餓成這樣了,還搶你妹妹的吃食。杏雨少盛點,一會回去還有晚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