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孝道(2 / 2)

這些年來,賈璉也算爭氣,苦學4年,跟寶玉,賈蘭一道考科舉,竟也成了吊車尾的舉人,雖比不得賈蘭賈寶玉,但到底靠著自己的本事脫了白身。想著賈璉真正學習不過4載,能得這樣的成績,的確不簡單,賈赦一高興,就醉的一塌糊塗。對著宋家更是感激,隻恨自己當年的糊塗,若是自己早日醒悟,兒子隻怕還要出息。

賈赦這心裏一高興,難免多喝點酒,劉姥姥曉得賈赦心思痛快又有些不痛快,隻能不住的給他擦臉,卻也不曉得如何安慰他。大老爺這麼些年來心裏有多苦她是知道的,但是這事兒,也不僅僅是賈老太君的責任,他自個兒也有不好的地方,若是他年輕那會兒真肯爭氣,賈老太君在怎麼瞎摻和也無濟於事。

這倒是還是男人的天下,這男人真立起來了,哪是個婦道人家能左右的。不過這也側麵說明大老爺這孩子孝順。

到底小時候是嬌養著長大的,經曆的事兒少了。這才遇到點小挫折就放棄。

如今總算好了,這賈府雖沒了以往的輝煌,但她這心也算是放下了,不然總是提心吊膽的,害怕賈府被抄家,家眷被發賣。

如今這結局,算好的了。隻要以後子孫後代爭氣,這賈府不怕沒有再輝煌的時候,就是如今比不得以往,也不是那些小門小戶能比擬的。

大概是這心裏沒了事兒,劉姥姥隻覺得自己這身體越來越疲乏了。家裏幾個孩子除了寶玉,都有了好的歸宿,雖說不上多麼的大富大貴,但至少小兩口日子過的和和美美。隻是寶玉這孩子入了魔障,落發為僧,竟說什麼看破紅塵。這結局跟前世差不多,但仍讓人唏噓不已,隻是到底身份不同了,沒得前世那般自由,既然落發為僧,就隻能入皇覺寺,不得擅自外出,但也衣食無憂,不用向前世那般風餐露宿,最後落得埋骨他鄉的下場。

日子就這麼平平靜靜的過著,榮國府退出這京城的權利圈,冷眼看著別家浮浮沉沉,倒也學到不少,至少如今的賈家子弟不再那般不可一世,以為自己捅了天大的簍子家族也能罩著。雖不是人人都發憤圖強,但也離了之前的豬朋狗友,總而言之,賈府在慢慢的往好的一麵發展。

隨著年紀的增大,賈府的後代也慢慢長大了,劉姥姥上了年紀,忘性也大了,早上起床還認得誰是誰,等用了早膳,連自個兒是誰都糊裏糊塗了,一會兒喊板兒,一會兒喊巧姐兒。

劉姥姥到底上了年紀,不僅僅忘性大,還添了別的毛病,說話會流口水,吃飯到一半會打呼睡著,半夜也會尿在床上,就是有時候出恭,也因為來不及,會弄在身上。

不過饒是如此,這府裏上下不管主子還是奴才,就沒一個人厭煩的,把劉姥姥照顧的好好的,生怕她哪裏不舒服。

倒不是做個別人看,也不是因為想著老夫人的私房,真正隻是因為老夫人這個人。別的且不說,隻說劉姥姥縱然老糊塗了,對家裏的上上下下都好的很,總想著做些飯菜給家裏孩子吃。如今年紀大了,牙齒也掉的差不多了,嘴巴漏風,但劉姥姥整天都樂嗬嗬的,特別是曉得自己做錯事兒的時候,盯著人傻嗬嗬的笑,還會悄悄吐下舌頭,看的人好笑的很。

人說老小孩老小孩,這老夫人如今可不就是老小孩。

也因著劉姥姥身子越發不好,賈赦直接請了長假回來照顧她,其實倒也說不上照顧,畢竟家裏婆子丫鬟還是有的,但是人老了,就怕孤單,有次丫鬟出去忙活,賈赦就看見劉姥姥自個兒坐那兒自言自語,瞧著孤單的很。

這一眼,賈赦就有些不舍了,雖說現在退了出來,隻怕賈家還要倒退一步,但他想的明白,這世上最重要的還是活著的人。

所以自那以後,賈赦基本上一整天都陪著劉姥姥,在她身體好的時候,牽著她去集市上逛逛,偶爾也帶她去鄉下看看她女兒女婿一家,隻是坐坐說說話,待劉姥姥累了,賈赦會親自背劉姥姥去驕子上,凡事親力親為,府裏其他人看了,心理也覺得暖暖的。

上行下效,這賈府得風氣還真的好了不少,至少賈璉會自覺給賈赦請安,至少王熙鳳生的兩個兒子也曉得孝順父母,就是兄弟間也學會了謙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