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修真香山
第33章:修真香山
永蓮答應著定了定神,於是辨明了方向,一直向東南進發.到得大路,永蓮見有一行腳僧人向西而行,便迎上前去打聽去中土的路徑.那和尚見問,連說“去不得,去不得!”妙善大師見那僧人說得奇怪,便口呼阿彌陀佛佛號問他道:
“師傅,我等都是出家的人,凡出家人俱應勸人向善歸化佛門,您怎反說那中土去不得?——您既這麼說,其中必有緣故,望直言相告!”
那僧道:
“貧僧名叫沙門跋陀,本來自西方佛國,曾受菩薩戒並行了大願,自求往東土傳教。去年到得中土後,雲遊各處,見他們人心險惡爭奪頻頻,而且刀兵不絕災障重重,弟子向他們宣揚佛教,不但全然不悟,還把弟子當做惡人到處受他們奚落,弟子生受這些倒也罷了,隻可憐他們這些芸芸眾生,災劫當頭還自執迷不悟,無奈何,我打算仍西歸天竺,做我那清閑和尚去.方才見你等問我去那裏的路徑,貧僧亦為你們免受那裏的窩囊氣,所以才直言告說那裏去不得——阿彌陀佛,善哉!”
妙善大師聽了也不分辯,即向沙門跋陀問明了去中土的路徑便告辭前行.那沙門跋陀仍獨自返回佛國不提.路上,永蓮便問妙善道:
“大師,方才那西來僧人講,那中土不但頑劣而且險惡,可見那中土之人是多麼難以訓化的了.您怎地一不聽他忠言相勸,二不攔阻他回歸天竺,心中想的卻是何佛理?”
妙善笑道:
“我來給你講個故事,你便明了其中的緣故了——草原上的牛,它們的天性是溫順馴良的.有一天,牛群在草原上一會兒找嫩草吃,一會兒喝著清涼的河水,顯得相當悠閑自在。這種情景被一頭驢子和一匹馬看到了,心裏十分羨慕,於是想:‘看這些悠然自得的牛群,性格是那麼溫馴,他們既可以吃著嫩草、又可以喝著清涼的河水,我應該學著它們的樣子,一同享受才對.’於是驢子和馬就都跑進牛群中學著牛的樣子,溫馴地吃著嫩草喝著清涼的河水.但那驢子卻改不了驢的本性,總是拚命的用它那前蹄拚命刨土,惹得牛群裏的那些牛都很不高興。可那驢子不但沒感覺到牛的不高興,而且還用驢的嗓門學著牛的聲音亂叫:‘我也是牛,我也是牛!’他那一陣亂吼亂叫的聲音把牛群惹火了,於是它們一起用牛角將驢子趕出了草原,最後,那驢子卻莫名其妙地說:‘孺子牛不可教也!’竟獨自清高的揚長而去.而那匹馬卻成了與牛群友好相處的好朋友.”
永蓮和保姆聽了便拍手笑道:
“阿彌陀佛,大師,真好口才也!”
三人一路說說笑笑倒也暢快.非隻一日,已來到平頂山界,那些居民等一見從西邊風塵仆仆來了一老兩小三個女菩薩,便扶老攜幼的前來迎接.三人覺得奇怪,不解人們怎麼就認得她們.可是,她‘三個女菩薩’朝山回來的消息卻越傳越快,那些來看熱鬧的人也就越聚越多,刹時間滿山麓歡聲雷動.早有人報入香山寺中去,寺內那班大小尼僧都披了袈裟,撞鍾擊豉,排著班直到山麓道口,把大師簇擁著迎入寺中去了。
妙善大師到得禪堂坐定,眾僧尼過來參見,慰問巳畢,妙善大師不免問及平頂山的老百姓及香山寺的僧眾,怎生知曉她們三人要來到此地的?此時,香山寺的主持法空長老上前回道:
“阿彌陀佛,善哉!三位女菩薩有所不知,貧僧昨夜天亮前忽做一夢,夢見佛祖釋迦牟尼尊者,親臨敝寺方丈,對貧僧指示曰:‘明日拂曉時分,將有慈航大仕轉世真身——妙善大師等三眾,從西域須彌山前來泣臨你寺,奉佛旨接管全部香山寶刹及所有僧眾人等,你等須好生接待並服侍左右,不得怠慢,待她等在香山寺修真功成圓滿之時,便是你等累世之功鑄成得證之日矣!’說罷,佛祖寶相便隱去了.貧僧今早醒來,便緊急招集全寺所有眾僧,告知昨夜佛祖所托之事,誰知他(她)等早以完全知曉.原來,佛祖昨夜同時也給他們都托了夢了.我等正在大殿議論和相互踐證此事時,忽聽有人急切地敲打本寺山門,待貧僧出得寺門外去打看,卻見好多本地人紛紛來報說‘三眾女菩薩’已來到廟前了,貧僧才知佛祖竟在一夜之間,盡托夢給了全山所有的居民,所以,貧僧不敢怠慢.如此可鑒,佛法無邊是千真萬確的了——阿彌陀佛,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