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龍女獻寶
第36章:龍女獻寶
觀音大喜道:
“多謝,多謝!就請二位佛爺動手,弟子當感恩不盡!”
彌勒佛笑道:
“哈,菩薩的天眼現已經開啟好了,菩薩試觀之,看靈是不靈?”
觀音奇道:
“哦!真的?怎的如此簡便?那弟子當如何試觀之?”
無量壽佛解釋道:
“給菩薩開啟天眼還不簡單嗎?哈!那隻是在我二僧的意念之間.今暫且不提.關於使用天眼,那更加簡單:菩薩如要觀其過去,無論是觀誰,隻需對著其高聲呼喚‘阿彌陀佛’佛號便可,那他過去的一切的一切,就會一件件展現在汝的麵前;菩薩如要觀其未來,無論是觀誰,隻需對著其高聲呼喚‘彌勒佛’佛號便可,那他將來的一切,也會一件件展現在汝的麵前.這是古今佛國最至高無尚的權能和榮譽,除釋迦牟尼尊者外,原先還無第二人享有此譽,就是貧僧等輩,也隻能是望塵莫及啊!”
觀音聽了,竟驚出了一身冷汗,口中隻念道:“阿彌陀佛善哉!”,突然,經她這麼一念,她眼前竟呈現出一個滿臉刻著深深皺紋的黑胡子老僧.在萬籟俱寂的茫茫黑夜裏,他對著那無邊無際空空蕩蕩的環宇和繁星,苦修苦練並成就著無量壽佛.不知過了多少個億萬世紀年,漆黑無垠的天空漸漸有了光明,黑胡子老僧的周圍竟然悄悄地繁衍出了生命.忽然不知是什麼原因,就在那飄乎恍然的一刻間,從那已修成無量壽佛身的白胡子老僧冥冥處竟分立出來了一尊年紀輕輕的阿彌陀佛.又不知過了多少個億萬世紀年,當那年輕的阿彌陀佛漸漸修練成為花白胡子的老阿彌陀佛時,忽然,天頂銀河爆裂,一股強光將四寂照如白晝,緊跟著一聲悶雷響遍宇宙,竟驚得那阿彌陀佛打了一個寒戰,隨之,自丹田而起直衝至百會,全身不由得一抖,竟將修練已熟的大慈、救苦、大悲、救難等善念,從四神聰穴中衝出了四毫.那四毫善念隨即化為一對幼小可愛金光燦瀾的鳳凰.
那一對金鳳凰,開始時雖無所依,但後來,因貪看大千世界,飛來飛去飛到了西天,就在在靈鷲山的茶園裏長大,後又飛上須彌山菩蒂洞修道百年,隨後再通過周遊東勝神洲、南瞻部洲、西牛賀洲、北俱蘆洲等四大部洲,曆經黑水洋、紅火海、毒霧淵、真空穀等四大險境的磨難,最後雙雙飛上了昆侖山顛,要尋那修為神仙佛的彼岸.也是機緣巧合,它倆正在金梧桐樹上為今後何去何從而爭執不休時,被女媧太太婆娘娘路過時看見,於是便在她的點撥之下,倆隻鳳凰茅塞頓開,便雙雙飛往福建建寧艾炳元家托生為人,轉世成一對雙胞胎兄妹——艾繼榮和艾繼華.後經原始天尊親收為入室弟子,賜名為慈航名號.在經曆了殷商西歧伐紂之戰和拜壇封神之後的慈航大仕和慈航真人,奉佛旨參加了在天竺佛國召開的“梅菊珍華萬仙盛會”.會上,因興林國國君妙莊王婆伽為求國嗣親來靈山要見如來佛祖,而那悉發菩提心,願以“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境界來上報“四重恩”的慈航真人兄妹,則主動請纓願意重新墮入輪徊,轉世托生為興林國妙善公主.從此,妙善公主就一心修真向佛.後她經過白雀寺出家,香山寺為救父獻身涅磐等,幾經周折,終被佛祖如來封為阿彌陀佛座前的左脅侍,賜名為觀世音菩薩,並賜尊號為“遍一切功德山王如來”和“正法明如來”.
這以往過去的事情一幕跟著一幕、一幕接著一幕的展現在眼前,甚是清楚明白.觀音觀看良久,隨之長長地噓了一口氣道:
“彌陀佛善哉,善哉!——原來如此!弟子多謝二位佛爺賜開天眼,剛才貧僧觀看了自己過去的始末根由,已完全明白了其中的前因後果!想不到貧僧曾與你這無量壽佛之間還有著這麼深的淵源,與那佛祖如來,也竟是出自同一身體,怪不得他竟賜貧僧尊號為‘遍一切功德山王如來’和‘正法明如來’呢!”
東方無量壽佛和大肚彌勒佛聽後便恭手拜辭道:
“既然菩薩天目以開,貧僧此來亦無撼矣!菩薩如無其它事情,貧僧等就此告辭了!”
說完,隨即化做一陣清風而去.
東方無量壽佛和大肚彌勒佛走後,觀世音菩薩暗自思量:“那侍女永蓮與我從小相隨,如同親生姐妹一樣,待長成,又似鐵一般的跟定我修道,可謂同甘共苦,說不定她也與我有些緣分,我何不將她的過去未來也觀上一觀?”想到這裏,遂口念阿彌陀佛,倏忽間,那永蓮二十年前後的因緣事故俱一頁頁、一篇篇地也呈現在眼前,使她情不由衷地邊看邊感歎不已.
原來永蓮的前世乃是鹹海老龍娑竭羅的獨生女兒,那時娑竭羅不僅是掌管天下海洋中所有水蛇的海王,而且還是總領十大龍王的統帥.那龍女自小喜武樂文天資聰穎,她八歲的時候,就已善根成熟智勇過人了,娑竭羅對她愛如掌上明珠.
一天,小龍女在深海礁石山中獨自追逐水蛇遊戲,無意間發現山腳下有一珊瑚岩洞,洞內明亮晃如白晝,並有五彩強光從中射出,便試探著遊進洞中觀之,見洞裏寬闊如壙野,一眼望不到邊,四周景色奇異,所生花樹魚蟲多不識得.龍女因貪看景致又胡亂遊了半日,忽見有一明珠,大如鵝卵,光華萬丈而又柔潤,竟將周圍景物自外至內全都穿透,一覽無虞.龍女奇之,遂將明珠藏於懷中遊出岩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