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佛聖賭喯
第71章:佛聖賭喯
“好,那我就考你一考,看你所說,是真還是假?”那癩痢頭麻臉先生仍兩手插著腰說道:
“我來問你:‘金玉檀公(南)策,借以擒劫賊,魚蛇海間笑,羊虎桃桑隔,樹暗走癡故,釜空苦遠客,屋梁有美屍,擊魏連伐虢.’這八句40個字,是什麼意思?要當場答來!”
那人聽後,哈哈大笑道:
“這有何難?——此乃前朝宋將檀道濟所作是也,全詩除了檀公策三個字外,其餘每個字都包含了兵法中三十六計中的一計,依序是為:‘金蟬脫殼、拋磚引玉、借刀殺人、以逸待勞、擒賊擒王、趁火打劫、關門捉賊、混水摸魚、打草驚蛇、瞞天過海、反間計、笑裏藏刀、順手牽羊、調虎離山、李代桃僵、指桑罵槐、隔岸觀火、樹上開花、暗渡陳倉、走為上、假癡不癲、欲擒故縱、釜底抽薪、空城計、苦肉計、遠交近攻、反客為主、上屋抽梯、偷梁換柱、無中生有、美人計、借屍還魂、聲東擊西、圍魏救趙、連環計、假道代虢’,檀將軍,在下說的是也不是?”
檀道濟一見那人委實答得不差,遂用手撓了撓他那癩痢頭,麻臉也隨之笑開了花,便躬身致歉道:
“國公爺多有冒犯,在下失禮了”
徐茂公也趕忙以禮相還.二人正在互道寒喧間,就聽前邊又有人侃侃而談道:
“孔夫子盡管表麵上從不拈花惹草,也公然拒絕談論女色,表示對其十分厭惡,焉然一副真君子的模樣,但他卻不得不承認‘食、色,性也’,可見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這一點,恐怕孔子也不能例外.一次孔子帶著弟子去郊遊,看見一個婦女在路邊采桑,頭上戴著一把象牙梳,他就對學生說:‘你們當中有誰能得到那個婦人頭上的梳子呢?’顏淵自告奮勇的說:‘我就能得到!’於是走到婦人麵前,說:‘我有一重徘徊山,百樹生在山上,隻有樹枝,沒有樹葉;萬獸藏在樹林裏,隻有喝的,沒有吃的,特向夫人借一麵網羅,來捕捉這些野獸.’少婦聽了,毫不猶豫,便從頭上取下象牙梳遞給顏淵道:先生剛才說有一徘徊山,那就是指你的頭呀!你又說百樹生在山上,隻有樹枝沒有樹葉,這就是在指你自己的頭發;還說萬獸藏在樹林裏,其實就是指你頭上的虱子;最後你又說要借網來捕捉這些野獸,這不就是向我來借象牙梳嗎?’孔子在旁邊聽了兩個人的對白,心裏即有所動.所以對顏淵的口才表示了讚賞.孔夫子見了單身少婦不但不回避,反而鼓勵學生上去搭訕。孔子這樣做,是成心在挑逗人家良家婦女,這說明,在對待女色的問題上,不能說他的心地完全是純淨的,隻不過是繞了個挺大的彎子而已!”
觀世音問東王公:
“此何人也?怎地如此不顧夫子臉麵?”
東王公告曰:
“他乃‘招搖公’的大弟子‘煽風子’是也,專事‘雞蛋裏挑骨頭’無事生非,可不必理他!”
正說著,東王公忽瞥見“叔七公”身邊,圍著一夥人,在聽“貧嘴子”耍舌頭根子,便指給菩薩看.就見“貧嘴子”叨叨不休地說道:
“椐說建業(南京)夫子廟落成之時,西天如來佛祖曾親到夫子廟看望孔子,兩人見麵執手相攜,笑哈哈地一同走進了大雄寶殿,待分賓主坐定之後,早有弟子沏上了一壺香茶,熱情款待佛祖。佛祖對孔子言道:‘貧僧自來到中土,每每想起聖人,如大旱之望雲霓,今日冒昧拜見,甚為魯莽,尚請先生見諒啊!’孔夫子道:‘不知佛祖大駕光臨,有失遠迎,今日得見,真三生有幸也!若有怠慢,還望恕罪!——啊,請用茶。’‘您也請!’隨後,佛祖開門見山地對孔子說明來意:‘聖人啊!貧僧不說您也知道,我們佛教,講的是佛法無邊,因此到哪都不分國界,而你們儒家,卻在中土主張什麼‘子不語怪力亂神’.這麼一來,不知情者還以為吾教是邪魔歪道呢!就影響了我佛善法的傳播,今天我來,說實在話,明人不作暗事,我要代表我佛與你儒家作個了斷,不知聖意如何?’孔夫子聽了,心有成竹,便哈哈一笑道:‘佛爺既然這樣說,我儒家絕不示弱,俗話說,不打不成相識嘛!咱們兩家公開比武的事,早早晚晚也得有個說法和交待,不如趁今天正好是黃道吉日,幹脆就把賽場設在敝林,你我就此一決勝負,可也?’如來佛祖道:‘正合吾意.說是比試,那咱就來個三局兩勝吧!但勝負也須賭點什麼,以示雙方誠意,你覺怎樣?’孔子道:‘好好好!——依我看,咱倆就以中土文化為標的,比比學識,按規矩,第一局應比賽識字,第二局再比賽猜字謎悶兒,第三局則比賽對字聯,這叫循序漸進,不管誰勝誰負,也好鬧個心服.最後,凡輸了的,就被贏家彈個腦崩兒,以做紀念,這樣,你看好是不好?’如來佛祖聽了,心中暗想:這等簡單小技,豈能難得倒我?既便輸了,又奈我何?’遂與孔子三擊掌道:‘一言為定!’”
眾人聽得出神,竟無一人大聲咳嗽.觀世音也覺新奇,就合上眼,心中暗笑.就聽“貧嘴子”繼續說道:
“第一局比賽識字開始,孔夫子占先,他在地上寫了‘矮’和‘射’兩個字,給佛祖來認.就見如來哈哈一笑道:‘這誰不認識啊,這個念矮,那個念射.’孔夫子冷笑一聲道:‘錯啦!你說的那個射——念矮,你說的那個矮——念射.’如來佛奇怪地說:‘怎麼會呢?’孔夫子道:‘先看你念矮的這個,左邊是矢,矢就是箭;右邊是委,委就是出去。箭怎麼能出去呢?’如來佛說:‘射呀!’孔夫子說:‘著哇!所以這個字念射.’孔夫子又道:‘再看你念射的這個射,怎麼寫呀?’如來佛說:‘左邊是身,右邊是寸.’孔夫子說:‘著哇!身高一寸,還不矮嗎?’如來佛想了一想後,自言自語地說道:‘噢!——若如此,孔聖人卻有道理.’於是,他也在地上寫了‘重’和‘出’兩個字,叫孔夫子來認.孔夫子撇撇嘴,心道:‘你也拿這來考我?’便立即答道:‘這個念重,那個念出.’如來佛哈哈一笑道:‘哈,錯啦!你說的那個重,念出;你說的那個出,念重.’孔夫子急了,就問:‘怎麼會呢?’如來佛說:你看這個重,上麵是千,下麵是裏,走了千裏,還能說是沒有出去嗎?所以這個字念出;再看那個,兩座山壓在一起,難道還不重嗎?同樣道理,還有兩字,——你來看,明明是山中之灰叫煤,可你們偏念成炭,明明是火燒柴木為炭,可你們偏念成煤,分明是你聖人把些字搞顛倒了.’這時,孔夫子不由得仰首道了聲‘慚愧!’”